《沧州戏迷必看!这几个地方买票看戏最抢手》

《沧州戏迷必看!这几个地方买票看戏最抢手》

老张,今晚梆子剧团在工人文化宫加场,你买到票没?沧州老城区的茶馆里,几个票友凑在一块儿聊得火热。运河边的晚风裹着二胡声飘过来,这里的老少爷们都知道,想听正宗的河北梆子,得先摸清哪儿能抢到好位置。

要说沧州戏曲票最紧俏的地界,工人文化宫绝对排头把交椅。去年冬月,省梆子剧团连演十天《宝莲灯》,每天下午三点窗口开票,五点不到就挂出满座的牌子。负责检票的王大姐说:遇上名角儿来,得提前三天搬马扎排队,票贩子都挤不进来。

运河西岸的老茶馆藏着另一处热闹。每周三、六晚上七点,八仙桌中间腾出三尺戏台,沧州票友协会的退休老艺人们轮番登台。这儿的票不对外卖,都是熟客提前跟茶馆赵老板订座。上个月票友会排新戏《林冲夜奔》,二十张票愣是卖出五十多份人情,急得赵老板直拍大腿:下回得按手印领票才成!

要说最让年轻人着迷的,还得数清风楼戏院。这座翻新的古戏楼把传统梆子混搭现代灯光,去年中秋办戏曲音乐节,预售票上线三分钟抢光。门口摆摊卖糖葫芦的李婶看得清楚:穿汉服的小年轻们举着手机满场跑,二楼雅座的票价比楼下贵一倍都抢手。

老戏迷们还有个秘密据点——东风菜市场二楼。每逢农历三六九开市,民间戏班就在水产摊旁边支起台子。五块钱的竹凳票,配上刚出锅的驴肉火烧,六十岁的刘大爷边啃边比划:这才叫听戏!上次唱《穆桂英挂帅》,卖豆腐的老王头把摊子都挤翻了。

最近运河区新开的戏曲主题书店又添了新鲜景儿。买书送戏票的促销让文艺青年们趋之若鹜,上周六下午,排队的人群从二楼露台蜿蜒到解放路上。刚毕业的小赵举着新买的《沧州戏曲志》直乐:买本书送明晚的折子戏票,这比抽盲盒带劲多了!

夜色渐深,新华桥头的路灯次第亮起。戏院门口的黄牛捏着最后几张余票吆喝,茶馆二楼飘出西河大鼓的弦子声,这座千年古城的故事,正在一方方戏票的流转中继续传唱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