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川西古寨,看藏族小伙如何用手机复活百年藏戏

【走进川西古寨,看藏族小伙如何用手机复活百年藏戏】

六月的丹巴藏寨,青稞地里飘来一阵悠长的唱腔。扎西次仁举着手机穿梭在碉楼群中,镜头里,58岁的巴桑大叔褪去日常的藏袍,换上孔雀蓝戏袍,额间系着象征神灵的五色丝绦。

停!大叔您转身时水袖要甩到第三块石阶的位置。扎西抹了把汗,指着手机里暂停的画面。他们正拍摄的《格萨尔王传·赛马称王》,是当地濒临失传的白狼藏戏选段。这种源自清代的地方剧种,唱腔里混着古藏语和嘉绒方言,连村里最年长的阿婆都说不全戏文。

这个25岁的藏族青年并非专业导演。去年返乡时,他在爷爷的旧木箱底翻出本泛黄的藏戏手抄本,发黄的纸页间夹着张老照片——1982年全县汇演时,十二位戴着森严面具的艺人站在古碉前,面具上的金漆已斑驳脱落。

现在村里能凑齐三个会唱白狼藏戏的都难。扎西把手机架在千年古碉的箭孔处,镜头顺着石墙斑驳的纹路摇下,我想用年轻人看得懂的方式,把这些故事留下来。

拍摄场地选得出人意料。不是专业影棚,而是藏寨里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:晾晒青稞的木架成了天然幕布,转经廊的铜铃声替代了传统鼓点,就连牧归的牦牛群也成了移动背景。最惊艳的镜头出现在仲夏夜,扎西借来三十盏酥油灯,在古碉顶层摆出莲花阵型。当巴桑大叔唱到金鞍未备马嘶鸣时,镜头突然切到星空下的碉楼剪影,仿佛格萨尔王的战马正踏着银河而来。

这些充满巧思的短视频在抖音收获了百万点赞。有网友留言:原来我们天天路过的破碉楼,藏着这么震撼的故事。更让扎西惊喜的是,县城中学主动联系他,要把这些视频作为地方文化教材。

如今走进丹巴藏寨,常能看见举着手机拍摄的年轻人。他们学着扎西的取景角度,在春播的田埂间、煨桑的青烟里寻找藏戏的新生命。夕阳西下时,扎西总会指着远处说:看那座缺了角的碉楼,明朝留下的,下次拍战神降魔的戏码,它可比绿幕带劲多了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