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敬骅:那些藏在影视角色里的戏曲魂
曾敬骅:那些藏在影视角色里的戏曲魂
在《刻在你心底的名字》里用眼神讲故事的张家汉,《逆局》中冷静疏离的谭崇辉,曾敬骅总能在现代戏剧中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。但若细品他的表演肌理,会发现某些瞬间的肢体韵律暗藏玄机——一个拂袖转身的停顿,一个眉峰轻挑的节奏,分明流淌着传统戏曲的美学基因。
一、在影视镜头里复活的戏台身段
拍摄《月村欢迎你》期间,剧组曾曝光过一段幕后花絮:曾敬骅饰演的返乡青年站在破败戏台前,无实物表演着歌仔戏《陈三五娘》的经典桥段。他的指尖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,转身时衣摆扬起恰到好处的角度,这些不经意的细节被眼尖的戏迷认出——正是歌仔戏小生标准的云手身段。
在古装剧《青簪行》的武术训练中,武术指导特意为他设计了融合戏曲武打的招式。当其他演员还在适应威亚的失重感时,曾敬骅已能精准控制身体重心,将长枪舞得虎虎生风。这种对身体语言的敏锐把控,源自他大学时期在话剧社系统学习戏曲形体训练的经历。
二、未被镜头记录的戏台时光
鲜为人知的是,曾敬骅学生时代曾参与过实验戏曲《游园惊梦2015》的创排。在这部解构传统的先锋剧作中,他既要演绎现代大学生的迷茫,又要在梦境片段展现昆曲小生的功底。为了三分钟的惊梦独舞,他跟着国光剧团老师苦练水袖功,最终在台北艺穗节上赢得满堂彩。
2021年拍摄电影《哭悲》期间,剧组在艋舺祖师庙取景时,恰逢庙口歌仔戏班演出。休息间隙的曾敬敬骅主动向老艺人请教脚步手路,当场学了一段《山伯英台》的楼台会。这段即兴交流被侧拍下来,成为粉丝津津乐道的隐藏版表演课。
三、传统美学滋养的表演哲学
仔细观察曾敬骅的哭戏处理,会发现他刻意回避现代戏剧的爆发式演绎。在《逆局》的审讯室长镜头里,他让泪水在眼眶反复积聚又克制,这种欲语还休的情绪层次,恰似戏曲舞台上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审美意境。这种表演观念的形成,与他长期研读《梨园原》《顾曲杂言》等戏曲理论密切相关。
在沉浸式剧场《无眠之夜》的台北场次中,曾敬骅创造性地将京剧亮相技巧融入现代舞。当追光灯定格在他雕塑般的侧影时,观众仿佛看见杨贵妃的醉态从唐代穿越到赛博空间。这种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,正是当代青年演员对传统最动人的致敬。
在这个数字技术重构表演形态的时代,曾敬骅像一尾逆流而上的鱼,在影视工业的浪潮中固执地守护着传统美学的基因密码。他或许从未真正登上过戏台,但那些深藏在镜头语言里的戏曲魂魄,正以更隐秘的方式在光影中永生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