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跨界戏曲综艺首秀,这档节目让传统艺术破圈火了!
**曾黎跨界戏曲综艺首秀,这档节目让传统艺术破圈火了!**
近日,演员曾黎在社交平台晒出一组戏曲造型写真,水袖翩跹、凤冠霞帔的模样惊艳全网。网友纷纷追问:姐姐这是要转行唱戏了?原来,这组照片源自她参与的一档聚焦传统戏曲的文化综艺——《最美中国戏》第二季。这档由北京卫视打造的节目,不仅让观众看到曾黎的戏曲功底,更掀起了一股年轻人追戏曲的热潮。
**一、当青衣演员遇上真青衣**
在《最美中国戏》中,曾黎与王珮瑜、何冰等戏曲名家组成戏研社,每期深入不同戏曲流派的大本营。在昆曲特辑里,她凌晨5点跟着江苏省昆剧院演员练早功,水磨腔一开嗓,连专业老师都惊叹:这身段分明是科班出身!
实际上,曾黎7岁起在湖北荆州学习京剧青衣,12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,与袁泉、秦海璐成为同窗。节目中她重现《霸王别姬》选段时,一个卧鱼动作稳如磐石,眼波流转间尽显虞姬的凄美决绝。网友笑称:娱乐圈隐藏的真青衣终于藏不住了!
**二、破次元的戏曲新玩法**
不同于传统戏曲节目,《最美中国戏》创新采用沉浸式研学模式。曾黎不仅要在24小时内学会黄梅戏《女驸马》选段,还挑战了川剧变脸、粤剧南派武打等绝活。在泉州高甲戏专场,她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傀儡丑表演,夸张的木偶步态配上魔性表情包,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迅速突破500万。
节目组更打造了戏曲盲盒环节。曾黎曾随机抽中京剧《卖水》选段,仅用3小时就完成梅香角色的唱念做打。当她举着水袖穿梭于颐和园园林实景中时,古典戏文与现代场景的碰撞,被观众称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话。
**三、戏妆下的文化觉醒**
节目播出期间,曾黎的戏曲仿妆教程登上热搜。她揭秘京剧勒头技巧时,演示如何用纱布吊起眉眼:勒得越紧,眼神才有刀马旦的精气神。后台花絮中,她指着满桌的点翠头面解释:老师傅要用2000片翠鸟羽毛才能制成一顶凤冠,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。
这种年轻化的表达引发连锁反应。数据显示,节目播出后北京各大戏院青年观众占比提升40%,抖音戏曲变装话题播放量超23亿次。有00后观众留言:原来《牡丹亭》的词比流行歌词还戳心,终于理解为什么古人会为戏痴狂了。
**结语:**
从影视剧里的旗袍女神到戏曲舞台上的古典美人,曾黎在《最美中国戏》中的跨界,恰似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重生。当她在绍兴古戏台上甩出水袖,远处乌篷船划过,这一幕被网友称为流动的文化基因。或许正如节目总导演所说:戏曲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,只要找到对的表达,它永远是最in的国潮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