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袭水袖舞春秋:走近戏曲传承人曾玉兰的戏曲人生
一袭水袖舞春秋:走近戏曲传承人曾玉兰的戏曲人生
舞台上的百变青衣
在武汉戏曲大剧院的后台,总能看见一个身着素色练功服的清瘦身影,对镜细细勾画着眉眼。当胭脂晕染开眼角最后一抹黛青,镜中人蓦然转身,水袖轻扬间,那个温婉的程派青衣已化身《白蛇传》中嗔怒的白素贞。这就是曾玉兰,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,武汉戏曲学院特聘教授,被票友们亲切称为戏窝子里长出来的金凤凰。
从汉江边到聚光灯下
时光倒回至1985年的武汉硚口区,七岁的小玉兰跟着奶奶在汉正街听戏班子唱《打渔杀家》。当扮演萧恩的老生一个鹞子翻身跃上竹椅时,台下爆发的喝彩声在她心里种下了戏曲的种子。十年寒暑,这个在汉江边吊嗓子的姑娘,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,师从程派名家李世济。清晨五点的练功房记录着她压腿的汗水,深夜的排练厅见证她揣摩《锁麟囊》唱腔的执着。
三尺讲台的传承匠心
戏曲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,而是流动的活水。在武汉戏曲学院的课堂上,曾老师独创的三维教学法让学生们耳目一新。她会带着学生去归元寺听晨钟,在古琴台抚弦,用《牡丹亭》的唱段解析园林造景的韵律。2019年,她指导的改编版《梁祝》赴法国演出,当小提琴协奏曲与越剧腔韵在巴黎市政厅交融时,现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八分钟。
幕布后的烟火人生
褪去舞台华服,曾老师最爱穿棉麻布衣,在自家小院侍弄兰花。唱戏要像兰花,幽香自持却不孤芳。每周四下午,她雷打不动地去社区老年大学义务教学。2021年武汉封城期间,她在抖音开通云上戏台,用《穆桂英挂帅》的唱段为医护人员打气,短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。她说:戏曲人的使命,就是让传统在时代脉搏中重生。

*(图:曾玉兰在武汉戏曲学院示范《贵妃醉酒》身段教学,学生们正在临摹水袖动作)*

*(图:曾玉兰在京剧《霸王别姬》中饰演虞姬,剑舞片段被收录为戏曲教材示范影像)*

*(图:曾玉兰参加央视《开讲啦》节目,现场演示戏曲虚拟马鞭的使用技巧)*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