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馆里的老唱片:那些飘在茶香里的戏曲声
茶馆里的老唱片:那些飘在茶香里的戏曲声
江南的清晨总带着水汽,老茶客们踩着石板路拐进巷子,未及落座先听见了胡琴声。乌木柜台上的老式留声机转着黑胶唱片,堂倌提着长嘴铜壶穿梭在八仙桌间,茶碗里碧螺春打着旋,吴侬软语的评弹唱段便这样漫进茶汤里。中国茶馆里的戏曲声,原是这般浸着地域的底色。
一、京城茶馆的京韵大鼓
前门大栅栏的茶馆里,跑堂的吆喝声总带着京片子特有的脆生。紫檀木架上摆着成摞的京韵大鼓唱片,鼓书艺人月月红的《大西厢》是老茶客们百听不厌的段子。跑旱船的、说相声的、唱八角鼓的,在天桥茶馆的烟火气里,京味儿曲艺混着茉莉香片的馥郁,把老北京的市井百态都揉进了唱腔。
护国寺的素茶馆另有一番光景。清晨五点,居士们捧着盖碗听程派青衣的《锁麟囊》,幽咽婉转的唱腔里,佛香混着茶香在晨光中缭绕。跑堂的轻手轻脚续水,生怕惊碎了这一室空灵。
二、巴蜀茶铺的川剧锣鼓
成都宽窄巷子的竹椅上,盖碗茶腾起的热气里总裹着川剧高腔。变脸艺人一个鹞子翻身,茶博士手中的铜壶划出银亮弧线,滚水冲开三花茶的同时,帮腔的嘛簧声恰在此时拔地而起。老茶客眯着眼打拍子,手中的茶船子叮当作响,竟自成一套锣鼓经。
重庆朝天门的吊脚楼茶馆里,竹琴艺人敲着渔鼓唱起《秋江》,沙哑的嗓音混着江轮的汽笛声。跑堂的提着竹篮叫卖椒盐花生,茶客们就着麻辣小食听《情探》,生生把鬼狐故事听出了火锅般的热闹。
三、江南茶楼的评弹雅韵
苏州平江路的书场茶馆,三弦声一起,满堂的碧螺春都泛起涟漪。女先生旗袍上的苏绣缠枝莲,随着《珍珠塔》的唱词轻轻摇曳。老茶客们闭目晃脑,手中的折扇在叮咚弦索声里开合,仿佛能扇出几分园林的凉意。
杭州虎跑泉边的茶寮又是另番景致。龙井茶在青瓷盏中舒展,屏风后传来越剧《梁祝》的十八相送。唱到楼台会时,窗外恰飘过几瓣玉兰,茶客们举着茶盏的手便停在空中,任那吴语唱词在茶烟里酿成化不开的惆怅。
暮色爬上茶馆的雕花窗棂时,跑堂的收起茶船子,留声机的唱针轻轻抬起。那些在茶汤里泡过的戏曲声,早已渗进老茶客的皱纹里。如今的年轻人举着咖啡杯匆匆走过巷口,却不知那些斑驳的茶馆门楣后,还锁着多少未唱完的悲欢离合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