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屏抖音的昌哥戏苑火了!这个80后小伙如何让年轻人迷上传统戏曲?
【标题】刷屏抖音的昌哥戏苑火了!这个80后小伙如何让年轻人迷上传统戏曲?
刷着抖音突然刷到一段《锁麟囊》唱段,评论区炸出上万条爷青回的留言——这个让95后集体入坑戏曲的神秘账号昌哥戏苑,正在掀起一场年轻人始料未及的传统艺术狂欢。
一、工地架子工变身百万粉丝戏曲博主
账号背后的昌哥本名王昌,在豫东农村的砖瓦堆里长大。白天在建筑工地搭钢管,晚上就着手机灯光练身段。谁也想不到,这个满身水泥灰的80后小伙,会在2020年那个闷热的夏夜,用一段即兴拍摄的《穆桂英挂帅》在抖音炸出百万播放量。
当时手机架在安全帽上拍的,汗珠子都滴到镜头上了。昌哥回忆起第一条爆款视频仍觉不可思议。褪去工装换上戏服的他,在脚手架间甩起三米长的水袖,钢筋水泥的粗粝与戏曲的柔美形成强烈反差,这条视频至今保持着238万点赞的纪录。
二、戏疯子的独门绝活:让老戏长出年轻根
打开昌哥戏苑的主页,你会看到传统戏曲从未有过的模样:
•把豫剧《朝阳沟》混搭周杰伦的《青花瓷》,戏腔与流行旋律碰撞出奇妙化学反应
•在自建板房里搭出移动戏台,一束追光灯打在水泥墙上就是天然幕布
•每期结尾固定的戏服换装秀,从外卖小哥秒变舞台名角的视觉冲击
•直播时边勾脸谱边讲解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密码
最绝的是他自创的工地剧场系列。安全帽当髯口,脚手架作马鞭,塔吊灯光下的一段《林冲夜奔》,硬是把钢筋混凝土丛林唱出了水泊梁山的江湖气。
三、昌哥效应背后的文化密码
数据显示,该账号67%的粉丝是18-30岁的年轻人。00后大学生小赵的留言很有代表性:以前觉得戏曲是爷爷辈的娱乐,现在发现程派水袖比爱豆打歌服还带感!
戏曲研究者李教授分析:昌哥抓住了三个关键点:碎片化呈现符合短视频特性,跨界混搭打破审美壁垒,场景创新消解了剧场距离感。更难得的是,他坚持原汁原味的唱腔功底,河南豫剧院的老艺术家都点赞身段比某些科班出身的还讲究。
如今昌哥戏苑不仅成为抖音戏曲类头部账号,更带动了戏曲变装挑战等热门话题,让《定军山》《牡丹亭》这些经典唱段在年轻人手机里焕发新生。正如某条高赞评论所说:原来不是年轻人不爱传统,而是传统需要新的打开方式。
【结语】当昌哥又在某个工地现场亮嗓时,他身后不仅有举着手机拍摄的工友,还有云端百万守着更新的戏迷。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——既留住骨子里的魂,又长出现代感的形。下次刷到镶着金边的戏服出现在钢筋水泥中,别急着划走,那可能是你我与千年国粹最美的邂逅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