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后台探秘手把手教你识得戏曲演员的第二张脸

【梨园后台探秘】手把手教你识得戏曲演员的第二张脸

在长安大戏院的后台,李师傅正用一支秃了毛的毛笔蘸取朱砂红的油彩。他面前的铜镜里,武生演员闭目端坐,随着笔锋在眼尾处轻轻一提,关云长的丹凤眼顿时有了七分神韵。这方寸之间的油彩,恰是梨园行当代代相传的独门秘技。

一、梨园行当的活色生香

传统戏曲油彩不同于普通化妆品,是用桐油调和天然矿物颜料的特制彩料。老艺人们常说三分扮相七分油,说的就是这油彩里的门道。京剧名净袁世海先生回忆,当年学戏时师傅总说:油彩要揉进皮肉里,才能出神采。

油彩盒里必备的八大主色颇有讲究:铅白、朱砂、石黄、松烟墨、石绿、靛蓝、金箔、银箔。这些取自天然矿石的颜料经特殊工艺研磨,需加入适量蜂蜜保持润泽。老艺人调色时讲究冬添松香夏掺蜡,方能使油彩在不同季节保持最佳状态。

二、五色油彩里的乾坤

1.赤色系:朱砂红要分三六九等

正红用于忠勇之士,如关羽的重枣红需用朱砂加赭石调配;粉红则用于青年将领,杨宗保的桃花妆就要掺入珍珠粉。梅派传人曾透露,程砚秋先生演《锁麟囊》时,会在红彩里调入微量金粉,在灯光下才能显出富贵气象。

2.黑白配:千面人生的两极

曹操的白脸并非纯白,需用铅白掺入淡青营造阴鸷感。包公的黑额上月牙,要用松烟墨勾出层次,近看竟有七种墨色。名丑萧长华独创的豆腐块白鼻梁,边缘必带毛茬,方显滑稽本色。

3.间色玄机:金翠交辉藏深意

《盗御马》中窦尔墩的蓝脸,需靛蓝打底再扫金边,暗合草莽英雄的身份。钟馗的绿脸要分阴阳面,左脸石绿右脸孔雀绿,方能显出亦神亦鬼的特质。昆曲《钟馗嫁妹》的油彩配方,至今仍是苏州某老字号的不传之秘。

三、上妆如作画的匠人心

上油彩讲究三染九皴之法:先用净水拍面,再以蛤粉打底。勾脸时羊毫笔要力透纸背,生角打胭脂需由耳及颧。武生大家高盛麟曾说:勾脸如写狂草,要胸中有沟壑。

油彩的保存更是门学问。梅兰芳先生专用的一套德国制珐琅彩盒,内衬丝绵要每月更换。程派私房配方里,朱砂需用绍兴黄酒浸泡三年去火气。某坤伶的贴金秘技,是在金箔里调入蛋清,方能在台上熠熠生辉。

在天津戏剧博物馆,陈列着马连良先生用过的油彩碟,边缘的颜料渍仍泛着温润光泽。这些凝固的油彩里,藏着梨园百年的风云变幻。下次看戏时,不妨细品那些流动的色彩——那抹朱红里跃动着忠肝义胆,那缕金辉中闪耀着千年文脉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