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迷必点!豫剧泰斗刘忠河的拿手好戏
戏迷必点!豫剧泰斗刘忠河的拿手好戏
在豫剧的璀璨星河中,刘忠河的名字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。这位被誉为豫剧须生泰斗的表演艺术家,用他独特的沙哑嗓音和传神的表演,让无数传统剧目焕发新生。每逢庙会集市,只要他的唱腔从戏台传出,台下必定挤满踮脚伸脖的观众,生怕漏掉半个身段眼神。
一、看家戏里见真章
提起刘忠河,戏迷们首先想到的准是那出《打金枝》。他扮演的唐代宗往龙椅上一坐,不怒自威的气场让整个戏台都在震颤。当唱到金枝女你年幼不知礼时,那沙哑中透着慈爱的嗓音,把帝王家的威严与父亲的无奈揉得丝丝入扣。有老戏迷回忆,刘忠河在1982年商丘汇演时,一句王不斩你郭子仪的拖腔,竟让台下观众齐刷刷起立叫好。
在《三哭殿》这出考验功力的骨子老戏里,刘忠河将唐太宗的帝王心术演得入木三分。处理秦英闯祸这场戏时,他先是剑眉倒竖显雷霆之怒,待唱到小秦英打死了皇御甥时,眼帘低垂的细微表情,把帝王在国法与亲情间的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这种层次分明的表演,让观众既看到九五之尊的威仪,又瞧见凡尘父亲的柔肠。
二、冷戏热演显功夫
刘忠河最让人佩服的本事,是把些快被遗忘的老戏唱成经典。《十五贯》里况钟夜访的戏码,原本容易冷场,可他提着灯笼在台口连走三个圆场,衣袍翻飞间硬是走出月黑风高查冤案的紧迫感。当唱到为民请命何惧难时,那斩钉截铁的拖腔震得戏台梁柱都在共鸣。
《辕门斩子》这出戏,别人演杨六郎多是端着架子,刘忠河偏要演出将门虎父的复杂心绪。斩子令箭掷地时虎目含泪,转身扶案的手却在微微发抖,这些小动作让铁面元帅有了人情味。豫东老辈人说,看他的戏就像喝陈年高粱酒,初入口辣,细品后余味绵长。
三、一嗓唱活百样人
刘忠河的嗓子堪称豫剧界的怪才,沙哑中自带金属质感,既能吼出《司马茅告状》里的冲天怨气,又能唱出《清风亭》里张元秀的老迈沧桑。在《诸葛亮吊孝》中,他处理哭周瑜的唱段时,巧妙运用鼻腔共鸣,把三分真情七分算计演得令人拍案叫绝。
这位老艺术家最难得的是戏比天大的执着。七十高龄登台演《寇准背靴》,照样能走出一串干净利落的跪步,背上的官靴纹丝不动。后台弟子说,师傅每次化妆都要亲手描眉,因为眉毛一立,戏就活了。正是这份较真,让他塑造的每个角色都带着独特的生命力。
如今在豫东乡间,农闲时节的戏台仍在传唱着刘忠河的经典。那些抑扬顿挫的唱腔里,不仅流淌着中原大地的千年故事,更镌刻着一位老艺人用生命打磨艺术的匠心。当锣鼓声起,胡琴悠扬,戏迷们仿佛又看见那个身着蟒袍的身影,在台上一板一眼地演绎着人间百态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