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的什么戏?这调调儿勾得人挪不动步儿
唱的什么戏?这调调儿勾得人挪不动步儿
前几日路过街心公园,隔着老远就听见咿咿呀呀的调子。走近一看,树荫底下围了半圈人,中间坐着位白发老人,手持二胡,正闭着眼摇头晃脑地唱:海岛冰轮初转腾——这一嗓子出来,几个晨练的大妈都定住了脚,推婴儿车的少妇也放慢了步子。
**一腔昆曲惊四座**
那老人唱的正是昆曲《贵妃醉酒》里的名段。这水磨腔讲究的就是个转音若丝,像江南的糯米藕,甜软里带着韧劲儿。六百年前,汤显祖在临川阁写《牡丹亭》,杜丽娘那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唱就是四百年,至今还在苏州的沧浪亭里打着转儿。去年在平江路茶馆,见过穿月白衫子的姑娘唱《游园惊梦》,兰花指捻着折扇,眼波流转间,真真是从明代绢画里走出来的。
**梆子声里听中原**
往北走,戏味儿就变了调。豫剧的梆子敲起来脆生生,常香玉当年唱《花木兰》时,那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,能震得戏园子房梁落灰。去年洛阳牡丹花会,关林庙前的露天戏台演《穆桂英挂帅》,五十多岁的女老生一开腔,围观的老少爷们齐刷刷叫好,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举着手机录个不停,虽然听不懂词儿,但跟着梆子节奏直拍大腿。
**黄梅调儿醉江南**
要说最勾人的,还数黄梅戏的甜润。安庆江边的茶楼上,常能听见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调子混着茶香飘出来。前些日子短视频平台火了个穿汉服的00后姑娘,抱着尤克里里边弹边唱《女驸马》,琵琶语混着流行节奏,愣是把明代传奇唱出了百万点赞。有老戏迷在评论区急眼:胡闹!可转头就见姑娘在直播间里字正腔圆地教年轻人学戏腔,又默默点了个关注。
黄昏时再路过街心公园,唱戏的老人已经收拾家伙什准备回家。几个穿校服的中学生围着他问东问西,老人掏出手写曲谱耐心讲解。西斜的日头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青石板上还留着未散尽的水磨腔,混着远处广场舞的音乐,竟意外地和谐。这戏曲啊,就像陈年的酒曲,总能在新时代酿出醉人的香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