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戏台上那些让人挪不开眼的唱段,你知道几个?

老戏台上那些让人挪不开眼的唱段,你知道几个?

每到年节庙会,老戏台前总挤满了人。台上锣鼓一响,台下老老少少都跟着摇头晃脑。这些传了几百年的老唱段,像陈年老酒越品越香。今天咱们就来数数,那些让人一听就忘不了的经典唱段。

一、京腔京韵绕梁三日

要说戏台上的扛把子,还得是京剧。梅派《霸王别姬》里那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,虞姬拔剑时的身段比水袖还柔,唱腔里却藏着千斤重。程派《锁麟囊》的春秋亭外风雨暴,每个字都像珍珠落玉盘,把新嫁娘的忐忑唱得百转千回。

老生行当的《空城计》最是过瘾。诸葛亮在城楼上一曲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,西皮流水板式如行云流水,把智者的从容演绎得淋漓尽致。听着听着,仿佛真能看见城楼下司马懿的千军万马。

二、水磨腔里见真章

昆曲的雅,是刻在骨子里的。《牡丹亭》里杜丽娘游园时那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水磨调婉转得能滴出水来。六百年前的才子佳人,就这么在咿呀声中活了过来。戏迷都说,这曲子能让人三月不知肉味。

《长生殿》的絮阁一折最见功夫。杨贵妃提着宫灯夜闯翠华宫,唱到纤云弄巧时眼波流转,把小儿女的醋意化作了绕指柔。昆曲旦角的兰花指,能比真花还娇三分。

三、乡音俚语最动人

越剧《梁祝》的十八相送堪称经典。祝英台一路借景抒情,从鸳鸯说到井中影,把女儿家的心事藏在山水之间。绍兴方言特有的糯软,让这出悲剧多了几分江南烟雨的朦胧。

黄梅戏《天仙配》里夫妻双双把家还最是热闹。董永和七仙女你挑水来我浇园,安庆方言带着泥土香,把农家乐的滋味唱得透亮。这调子一起,台下没有不跟着哼的。

这些老唱段能传百年,靠的是戏台上下的心心相印。老艺人们常说戏比天大,每个拖腔都带着几代人的体温。如今剧场里坐着穿汉服的年轻人,手机录像的亮光里,那些咿咿呀呀的老调子,正悄悄长出新的年轮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