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节必看!这些发财戏让老戏迷都叫好
年节必看!这些发财戏让老戏迷都叫好
财神到,财神到,好走快两步!每逢年节,走进南方戏院总能听到熟悉的锣鼓声。中国人讲究讨口彩,戏曲里藏着不少发财纳福的吉祥戏。这些戏不仅故事热闹,扮相更是金光闪闪,今天我们就来细数那些让人看着就喜气的发财大戏。
一、天降横财神仙戏
财帛星君驾云而来的《摇钱树》堪称发财戏里的顶流。七仙女撒金叶的经典桥段,武旦演员要在三米高台连翻十二个鹞子翻身,金箔纸片如雨纷飞,台下的孩童总爱抢着捡金叶子。
粤剧《八仙贺寿》里别出心裁的聚宝盆机关最是吸睛。当何仙姑抛出锦帕,戏台地板突然升起鎏金铜盆,数百枚铜钱哗啦啦倾泻而出。早年广州戏班演出时,真会往观众席撒铜钱,引得满场欢腾。
黄梅戏《刘海戏金蟾》则把招财进宝演成了爱情故事。刘海哥手持金线钓三足蟾,旦角胡秀英头戴的蟾蜍金冠足有三斤重,蟾口含着的夜明珠,在油灯年代要靠巧手打磨的玻璃球来替代。
二、人间致富传奇录
晋商故事《乔家大院》搬上蒲剧舞台时,账房先生打算盘的绝活让人叫绝。演员苦练三年珠算,能在《算粮登殿》一折中边唱边打,算珠撞击声竟能合上锣鼓点。这种铁算盘功夫,如今已成非遗绝技。
潮剧《苏六娘》中五更留伞的典故暗藏玄机。书生郭继春留在苏家的油纸伞,伞骨暗刻日进斗金字样,这种商贾人家嫁女时必备的利市伞,现在仍是潮汕婚俗中的吉祥物。
川剧《滚灯》里的纨绔子弟最终浪子回头,在顶灯跪地的绝活中,演员要顶着燃烛的瓷碗钻板凳、翻跟斗。这出戏曾被商人奉为警示戏,班主收的戏金都要用红纸包着压在烛台下。
三、富贵双全吉祥戏
京剧《龙凤呈祥》里刘备过江时那件金线密绣的蟒袍重达二十斤,八位绣娘要绣足百日。更有趣的是袍角暗绣铜钱纹,演员转身时隐约可见,暗合钱财不外露的古训。
昆曲《浣纱记》中范蠡泛舟的五湖船景大有讲究:船头雕貔貅,船尾刻金蟾,帆布绘摇钱树。1956年梅兰芳先生演出时,这艘三层楼船景由三十位工匠打造月余,拆装需要八辆马车运输。
豫剧《花打朝》里诙谐的撒金钱场面最是热闹。程七奶奶抛出的铜钱道具要特制:用红绳串起六枚方孔铜钱,既符合六六大顺,抛掷时又能发出悦耳声响。据说旧时戏班每到此处,台下定会响起一片接财的喝彩声。
这些承载着百姓致富梦想的老戏,在雕梁画栋间延续着中国人的财富哲学。当现代人追逐财富自由时,不妨看看戏里的人生智慧:刘海不贪金蟾宝,乔家诚信铸银山。正所谓戏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,这或许就是传统戏曲给当代人最好的财富启示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