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时明月照君心:戏台之上最动情的家书

旧时明月照君心:戏台之上最动情的家书

梅兰芳先生每至外地演出,总要对着月光吊嗓练功。同行不解,他笑言:这月光照过北平的戏台,也照着我家的窗棂。梨园行当里,那些流传百年的夫妻对唱,恰似一封封用丝竹写就的家书,在咿呀婉转间诉说着最深沉的缱绻。

一、红氍毹上的比翼双飞

绍兴古戏台的藻井下,梁祝化蝶的唱词仍在回响。《十八相送》里每一折路标都是情话暗语,梁山伯将草桥结拜的柳枝折成同心结,祝英台把长亭饯别的酒盏化作定情信物。昆曲《牡丹亭》的游园惊梦一折,杜丽娘水袖轻扬处,满园春色皆成相思笺,那句不到园林,怎知春色如许的念白,分明是唱给柳梦梅的私语。

徽班进京带来的《白蛇传》,许仙在断桥递伞时颤抖的指尖,白素贞接过油纸伞时低垂的眉眼,比任何山盟海誓都动人心魄。京剧大师梅兰芳与俞振飞合演《太真外传》,当杨玉环醉步霓裳时,唐明皇那句朕与妃子,生生世世,永为夫妇的念白,让台下多少夫妻湿了眼眶。

二、水磨腔里的柴米夫妻

苏州评弹《玉蜻蜓》里,徐元宰寻母时唱的庵堂认母,将市井夫妻的烟火情唱得百转千回。三弦拨动处,是晨起梳妆的铜镜,是夜归温酒的泥炉,是漏雨屋檐下的相视而笑。越剧《五女拜寿》中,杨继康与夫人相濡以沫的唱段,把宦海沉浮化作柴米油盐,连碗盏磕碰声都成韵脚。

黄梅戏《天仙配》的夫妻双双把家还,董永肩挑日月,七姐手提星辰,粗布衣裳裹着神仙眷侣的凡尘暖意。豫剧《程婴救孤》里,程妻抱着孤儿唱十五年方知儿非亲生,将夫妻大义刻进每个梆子声里。

三、皮黄声中的白首之约

梅派名剧《生死恨》终场,韩玉娘与程鹏举隔世对唱,金丝楠木棺材上绣着的并蒂莲,比红烛锦帐更见深情。程砚秋在《锁麟囊》里设计的春秋亭对唱,薛湘灵与赵守贞互换锦囊的瞬间,道尽世间夫妻患难与共的真谛。

当代新编京剧《青衣》中,筱燕秋与面瓜的月下交心唱段,把戏台夫妻的相知相守唱得入木三分。裴艳玲在河北梆子《钟馗嫁妹》里,将兄长对妹妹的牵挂化作对天下有情人的祝福,那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拖腔,震颤过无数观众的心弦。

戏台上的水袖终要落下,但那些唱给妻子的曲牌却永远鲜活。当二胡声起,月琴轻拢,那些藏在韵脚里的情话,仍在勾栏瓦舍间流转。下次走进戏院,不妨细听老生花旦的唱词,或许能听见百年前某个书生对发妻的絮语,正穿越时光,落在你的耳畔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