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舞和中戏到底哪个好考?艺考过来人说出大实话
北舞和中戏到底哪个好考?艺考过来人说出大实话
每年艺考季,总有一群少男少女在长安街上徘徊——往东走是中央戏剧学院,往西行是北京舞蹈学院。这两所中国艺术教育的双子星,让多少追梦人辗转难眠。去年陪表妹备考时,我亲眼见过凌晨三点还在练功房压腿的舞蹈生,也见过在胡同里对着墙壁练台词的表演生。究竟哪座艺术殿堂更适合你?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一、专业门槛决定考试难度
北京舞蹈学院的民族民间舞专业,对考生的身体条件近乎苛刻。女生身高必须达到165cm以上,腿长与身高的黄金比例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。去年有位云南考生专业成绩全国第三,却因身高差了0.3厘米遗憾落榜。芭蕾舞专业每天五小时的基训课,让很多零基础考生望而却步。
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声台形表四门基础课,每年让上万考生折戟。去年三试即兴表演环节,有考生因过度紧张在考场上突发失语症。舞台美术系的创意素描考试,要求考生在三小时内完成四开纸的命题创作,这种创作强度远超普通美术联考。
中戏戏剧教育专业看似冷门,实则暗藏玄机。考生需要即兴组织10分钟的教学示范,既要展现教育理念,又要兼顾戏剧元素。去年有位考生准备了精美的PPT,却因过度依赖电子设备被考官当场叫停。
二、看不见的竞争暗流
北舞中国古典舞专业每年招收28人,报考人数却突破5000大关。初试的云门大卷组合,看似简单的五个动作,实则需要三年以上专业训练才能完成标准展示。现代舞编导专业复试的即兴创作环节,曾有考生因过度紧张导致肌肉痉挛被担架抬出考场。
中戏表演系初试的台词朗诵环节,看似随意选择的独白片段,实则藏着考官对考生语言感知力的严苛考验。去年有位考生朗诵《雷雨》片段时,因方言音问题被七个考官同时亮红灯。导演系的命题小品考试,要求考生在20分钟内构思完整故事架构,这种思维强度堪比急诊室医生。
两校文化课分数线常被忽视。北舞舞蹈学专业要求考生文化课达到二本线的85%,而中戏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需要直逼一本线。去年有位专业排名前五的考生,因文化课差2分与心仪专业失之交臂。
三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
备考北舞的日常是残酷的美学。清晨五点的晨功,午夜的剧目排练,每周三次的体重测量。有位芭蕾舞考生连续三年控制饮食,最终因骨质疏松被迫放弃专业。这种身体损耗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。
中戏备考更像智力马拉松。考生要同时准备二十个以上经典剧本片段,熟读中外戏剧史,还要保持对社会热点的敏锐触觉。去年有位考生在面试时被问及元宇宙对戏剧的影响,因准备不足错失良机。
选择院校本质上是选择人生赛道。北舞毕业生多在专业院团延续艺术生命,中戏学子则更多流向影视创作领域。有位双料考生最终选择中戏戏剧管理专业,现在已成为知名制作人,这条路反而比当演员走得更远。
站在艺考的十字路口,没有标准答案。去年有对双胞胎姐妹,姐姐选择北舞民族民间舞,妹妹考入中戏音乐剧系。姐姐现在随团巡演世界各地,妹妹正在排演原创音乐剧。通往艺术殿堂的道路千万条,关键要看清自己内心的罗盘。当你真正读懂自己的热爱与局限时,选择自会浮现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