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传薪火氍毹育新苗——记北京戏曲学院京剧系李健老师
梨园传薪火氍毹育新苗——记北京戏曲学院京剧系李健老师
推开北京戏曲学院京剧系排练厅的木门,总能看到一位身着素色练功服的中年教师,时而示范云手的身法要领,时而调整学生卧鱼的姿势。这就是李健老师,在戏曲教育园地默默耕耘二十载的园丁。
**从台前到幕后的艺术转身**
1998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李健,本可在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。一次偶然的代课经历,让他在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眸中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。当同窗们仍在各大院团争当台柱子时,他毅然选择留校任教,这一转身,就是整个青春。
**活态传承的教学密码**
在《京剧身段》课堂上,李健独创的三维教学法让传统程式焕发新机。他会带着学生走进故宫,在飞檐斗拱间揣摩亮相的美学意蕴;借用现代舞蹈的呼吸训练,帮助00后学生理解戏曲韵律。2019级学生王雨桐回忆:李老师教我《天女散花》时,特意找来敦煌壁画的画册,绸缎舞动的每个弧度都藏着千年文化密码。
**守正创新的教育耕耘**
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培养项目专家组成员,李健主持编撰的《京剧基本功训练新编》被列为十三五规划教材。疫情期间,他带领教学团队开发的虚拟扮戏系统,让身在海外的留学生也能通过AR技术体验勒头、贴片子的传统工艺。去年教师节,毕业生从世界各地发来的祝福视频中,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他独创的云手呼吸法。
傍晚时分的排练厅,李健仍在为即将参赛的学生细抠动作。夕阳透过雕花窗棂,在他深蓝色的练功服上投下斑驳光影,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。这方氍毹之上,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仍在继续,而李健,始终是那个最专注的传道者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