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惠云:河北梆子里的铁嗓钢喉,这些经典唱段值得单曲循环

张惠云:河北梆子里的铁嗓钢喉,这些经典唱段值得单曲循环

一说起河北梆子,戏迷们准会想起那个能把高腔唱得直冲云霄的张惠云。这位老艺术家在舞台上吼了六十多年,硬是用一副铁打的嗓子,把河北梆子的刚劲豪迈唱进了观众心坎里。今天就带您盘点那些年,我们追过的张惠云经典唱段。

一、老戏迷必听的硬核唱段

要听张惠云的真功夫,还得从《陈三两》说起。她在剧中扮演的卖文女子李素萍,那段三班衙役如虎狼的唱腔,简直能把人唱得寒毛直竖。特别是那句大堂好比阎罗殿,最后一个殿字拖腔足足半分钟,像把钢丝抛向天际,听得人又揪心又过瘾。

《蝴蝶杯》里的藏舟选段更显功力。夜泊江边的胡凤莲,在张惠云的演绎下,既有少女的娇羞,又有渔家女的泼辣。当她唱到月光下把公子仔细观看时,硬是把河北梆子的高亢化作了绕指柔。

别忘了《王宝钏》里的大登殿。张惠云扮演的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,一朝成为正宫娘娘,那段金牌调来银牌宣的唱腔,带着扬眉吐气的痛快劲儿,听得人直想拍大腿叫好。

二、戏匣子里传出的时代之声

八十年代家家户户的收音机里,经常飘出张惠云的《洪湖赤卫队》。她扮演的韩英在牢中唱起娘的眼泪似水淌,硬是把革命戏唱出了梆子味儿。听说当年有戏迷听着这段哭湿了半条枕巾,可见感染力之强。

《龙江颂》里的江水英更是成了时代符号。张惠云把手捧馒头热泪滚唱得情真意切,让样板戏里的人物有了温度。现在五六十岁的人提起这出戏,还能哼上两句。

三、戏台上的黄金搭档

要论经典组合,张惠云和裴艳玲的《南北合》必须上榜。杨八郎与碧莲公主的对手戏,一个英气一个柔美,两人的唱腔像两股拧在一起的钢丝绳,把家国情怀唱得荡气回肠。

跟王伯华合作的《窦娥冤》则是另一种味道。张惠云把窦娥的三桩誓愿唱得字字泣血,尤其是法场上那段没来由犯王法,高音直上云霄,听得人头皮发麻。

这些经典唱段如今在网上都能找到,但老戏迷们还是怀念戏园子里的现场。去年张惠云收徒仪式上,78岁的老艺术家示范演唱,一张口还是当年那个味儿。有观众感叹:这嗓子怕是拿钢筋水泥铸的!

如今再听这些经典,不仅能感受到河北梆子的艺术魅力,更能触摸到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。下次您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张惠云的唱段,不妨停下来细细品味,保准能听出点新味道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