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综艺出圈记:当传统碰撞流量密码

戏曲综艺出圈记:当传统碰撞流量密码

现在年轻人谁还看戏啊?五年前,这句话还是戏曲界的集体焦虑。但当95后京剧演员王珮瑜在《奇葩说》用戏腔辩论,当昆曲名家张军在综艺里教流量明星甩水袖,一场传统戏曲的逆袭悄然上演。如今的视频平台榜单上,戏曲类综艺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收割着年轻观众。

一、流量明星+传统戏骨:混搭出奇迹

《叮咚咙咚呛》让观众见证了迪玛希用哈萨克民歌混搭京剧唱腔,《国风美少年》里鞠婧祎与昆曲演员的同台惊艳全网。这种看似违和的组合,实则是制作团队精心设计的破圈实验。当流行偶像卸下光环向老艺术家学艺,镜头记录下的不仅是技艺传承,更是两代艺术工作者的真诚对话。

浙江卫视《戏码头》采用明星体验+名家示范模式,让张新成等新生代演员从描眉画脸开始,亲身感受京剧妆容背后的文化密码。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观众发现:贴片子勒头带来的不是束缚,而是对角色的虔诚敬畏。

二、技术赋能:让老戏台焕发新生

北京卫视《最美中国戏》运用XR技术重现《牡丹亭》的梦幻花园,虚实交织的舞台让杜丽娘的游园惊梦有了赛博朋克式的表达。抖音戏曲变装话题下,戏腔BGM搭配卡点换装,三天就能收获百万点赞。这种戏曲+的跨界玩法,正在重塑传统文化的传播语态。

哔哩哔哩跨年晚会上,裘继戎的《惊·鸿》将传统身段与现代舞融合,AR技术营造的泼墨山水随动作流转。这场9分钟表演引发弹幕狂欢,年轻观众自发考证每个动作对应的戏曲行当,传统文化在二次元阵地找到了新知音。

三、从文化猎奇到深度共鸣

当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中朱洁静用戏曲身段演绎现代舞,当游戏《原神》中云堇的京歌《神女劈观》血洗各大平台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元素的简单拼贴。上海戏剧学院5G全景戏曲节目《浮生四梦》,允许观众用手机360°围观演员的每个细微表情,这种技术带来的亲密感,正在消解年轻人对戏曲的距离感。

爱奇艺《登场了!敦煌》中,京剧名家与摇滚乐队共同创作《飞天》组曲,电子音效与西皮二黄的碰撞,恰似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构。数据显示,这类创新节目观众中18-24岁群体占比达37%,证明古老艺术正以青春姿态重生。

这场传统与流量的双向奔赴尚未落幕。当河南卫视《梨园春》开启00后擂台赛,当京剧裘派传人在直播间收获十万戏迷,我们清晰看见:戏曲从未远离这个时代,它只是换上了更鲜艳的戏服,在属于Z世代的舞台上,唱念做打正当时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