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锅:湖南花鼓戏里唱响的人间烟火

补锅:湖南花鼓戏里唱响的人间烟火

在湘中某座老戏台的雕花木檐下,一位俏生生的小娘子手执铁锅,眼角眉梢带着三分嗔怪七分娇羞。台下嗑着瓜子的乡亲们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笑——你看你看,兰英又要给她婆婆补锅了!这活色生香的一幕,正是湖南花鼓戏经典剧目《补锅》中最令人捧腹的段落。

一、铁锅补出时代新声

1964年的初春,长沙城外的田埂上走来一群特殊的身影。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创作者们卷着裤腿,蹲在灶屋前看农妇补锅,在晒谷场听老篾匠讲古。当看到新媳妇与婆婆因补锅闹别扭的趣事时,编剧徐淑华的眼睛亮了。

这个源自双峰县的真实故事,在创作者笔下被赋予时代印记。新媳妇李小聪不再是传统戏文里逆来顺受的小媳妇,而是公社养猪场的模范饲养员;补锅匠刘兰英也不是走街串巷的江湖艺人,而是公社宣传队的文艺骨干。一口漏水的铁锅,补出了新旧观念的碰撞。

二、乡音俚语酿戏味

我的锅子要补得牢又牢,补得我婆婆哈哈笑,当衡阳方言特有的拖腔在剧场响起,观众席总会漾起会心的笑容。剧中那段经典的补锅调,源自湘江船工号子的变奏,又融入了醴陵山歌的婉转,三弦与唢呐交织出独特的湘韵。

老戏迷们至今记得1965年珠江电影制片厂的戏曲片《补锅》上映时的盛况。饰演刘兰英的钟宜淳在灶台前转着圈补锅的身段,活脱脱就是湘妹子泼辣能干的写照。那手云手补锅的绝活,是她在益阳乡下跟着老匠人学了三个月才练成的真功夫。

三、小戏台折射大天地

在浏阳河畔的农家小院,《补锅》的戏文常演常新。当刘大娘抱怨如今的后生不学补锅学开车时,台下的老人们连连点头,年轻人却笑作一团。这出戏就像湘江里的活水,每个时代都能映照出不同的倒影。

2018年湖南花鼓戏传承中心复排此剧时,导演别出心裁地让补锅匠骑着共享单车上场。老票友们初时皱眉,待看到手机扫码补锅的桥段时,又不禁为这接地气的创新拍手叫好。一口铁锅补了半个世纪,补进了移动支付的新佐料。

幕落时分,补好的铁锅在台上冒着热气,仿佛能闻到腊肉炒辣椒的香味。这出从湘中田野里生长出来的小戏,用最朴素的乡音讲述着永恒的生活智慧。当城市剧场的霓虹与乡间戏台的马灯交相辉映,补锅的叮当声仍在三湘四水间清脆回响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