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常青树:细数不老松裴艳玲的经典唱段

梨园常青树:细数不老松裴艳玲的经典唱段

在中国戏曲界,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:七岁登台即获满堂彩,八旬高龄仍能连唱带打三小时。她就是被观众亲切称为梨园不老松的裴艳玲。这位横跨京剧、河北梆子两大剧种的表演艺术家,用七十余载的舞台生涯,为观众留下了无数经典唱段。

一、钟馗嫁妹:跨越阴阳的悲喜剧

裴艳玲的《钟馗嫁妹》堪称当代戏曲典范。当身着金甲红袍的钟馗踩着五鬼抬轿的鼓点登场,嫁妹一折的经典念白穿透剧场:人言鬼可憎,我道鬼多情,字字千钧的唱腔里既有对妹妹的柔情,又饱含英雄末路的苍凉。

这位女武生独创的三声笑堪称绝技:第一声笑出壮志未酬的悲怆,第二声转为对世事的释然,第三声化作对妹妹的殷殷嘱托。每次演出至钟馗撞柱自尽时,观众席总能听见此起彼伏的抽泣声。

二、林冲夜奔:英雄末路的绝唱

在昆曲《夜奔》中,裴艳玲将林冲的悲愤演绎得入木三分。当唱到丈夫有泪不轻弹,只是未到伤心处时,她一个鹞子翻身接云手亮相,将枪花舞得密不透风。这段长达28分钟的独角戏,裴艳玲至今仍能一气呵成。

老戏迷们最难忘1993年香港演出时的场景:裴艳玲在折桂令唱段中连续完成七个旋子,最后跪步滑出三米,起身时额角的汗珠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光芒,全场观众起立鼓掌达十分钟。

三、宝莲灯:刚柔并济的母亲形象

很少有人知道,以武戏见长的裴艳玲在《宝莲灯》中塑造的圣母同样动人。当二郎神要夺走沉香时,她那段儿是娘的心头肉的梆子腔,高亢处如裂帛穿云,低回时似清泉呜咽。后台工作人员回忆,每次演到母子分离的段落,裴艳玲的戏服前襟都会被泪水浸透。

这位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令人动容。2019年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前,她因重感冒打了封闭针,却在劈山救母的武打场面中完成五个硬僵尸倒地动作。谢幕时观众发现,她的护膝早已渗出血迹。

从《哪吒闹海》的稚子天真,到《武松》的侠骨豪情,裴艳玲用一个个鲜活的舞台形象诠释着戏曲艺术的永恒魅力。当有人问及她保持艺术青春的秘诀,这位老艺术家总是笑答:戏比天大,只要站在台上,我就是十八岁的模样。这或许就是不老松的艺术真谛——将生命融入戏曲,用赤诚浇灌舞台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