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台上赖床也疯狂:那些死活不起的角儿们

戏台上赖床也疯狂:那些死活不起的角儿们

清晨七点的巷口,老茶馆的收音机里传出咿咿呀呀的唱腔,张大爷端着茶壶眯眼摇头:这出戏叫啥来着?那个死活赖在榻上不起来的...话音未落,邻桌的老票友突然拍案:《游龙戏凤》!正德皇帝装病那段!

一、龙榻上的无赖皇帝

在传统戏码《游龙戏凤》里,正德皇帝这个九五之尊耍起赖来比市井泼皮还难缠。他假扮军爷住进李凤姐的客栈,偏要在人家闺房里装病不起。旦角李凤姐端着药碗进退两难,生角皇帝却斜倚绣榻,把蟒袍下摆撩得老高,翘着二郎腿唱道:孤王得的是相思病,要借姑娘的绣榻养精神。

这段戏里藏着戏曲表演的绝活——卧鱼。演员需单腿直立,另一腿盘绕其上,身躯后仰如游鱼摆尾,既要保持平衡又要唱得字正腔圆。某次名角周信芳演到此处,竟在卧鱼时把垫在身下的绣枕甩出台去,台下观众哄笑着往台上扔橘子,倒成就了一段梨园佳话。

二、绣楼里的赌气千金

《西厢记》里的崔莺莺赖床堪称古典文学中最具少女心机的桥段。听闻张生被老夫人拒婚,她裹着锦被面朝里卧,任凭红娘怎么劝就是不起。这出妆台秋思里,旦角要用水袖在方寸之间翻出十八种花样,看似慵懒的卧姿实则浑身是戏。

某次程派传人李世济演出时,特意在鬓边簪了支真玉簪。当唱到晓来谁染霜林醉时,簪子突然滑落,她顺势用云帚接住,即兴加了句这支簪子也知人心意,反倒赢得满堂彩。观众席上有位老太太抹着眼泪说:我年轻时和老头子赌气,就是这么赖床的。

三、草堂中的寒门傲骨

《朱买臣休妻》里的书生赖床最是酸楚。严冬清晨,破棉被结着冰碴,朱买臣蜷在草席上装睡,任凭妻子崔氏掀被子摔碗。这里演员要运用僵尸躺的功夫,浑身绷直如枯木,唯有一双眼珠随旦角的走动滴溜转动,把穷书生的迂腐与傲气演得入木三分。

老辈艺人传下个诀窍:演这出戏前得饿两顿,脸上才能显出菜色。某年腊月,周信芳在露天戏台演出,西北风卷着雪粒子往台上扑。演到冻僵起身时,他竟真把嘴唇冻紫了,哆嗦着唱完寒窗十载终有报,台下扔上来的铜钱在台前铺了白花花一片。

戏台如人生,这些赖着不起的角儿们,或狡黠或娇嗔或辛酸,把市井百态浓缩在方寸卧榻之间。下次再听到茶馆里有人争论那出赖床的戏,不妨抿口茶悠悠道:您说的是《游龙戏凤》《西厢记》还是《朱买臣休妻》啊?保准叫满座票友都竖起大拇指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