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说戏台上只有才子佳人?这些戏曲偏不谈风月!
谁说戏台上只有才子佳人?这些戏曲偏不谈风月!
在戏园子里听得最多的总是才子佳人的故事,杜丽娘游园惊梦的缠绵,白娘子断桥借伞的旖旎,仿佛戏台上不唱几句愿此生终老温柔就开不了场。可有那么一群叛逆的戏曲,偏要把风花雪月抛在脑后,在锣鼓声中演绎着别样的人间世相。
一、史笔如刀刻忠魂
晋国程婴捧着滴血的襁褓时,戏台上飘的不是胭脂香,而是铁锈味。《赵氏孤儿》里的忠义二字,是程婴用亲生骨肉换来的,是公孙杵臼撞阶而亡时迸出的血花。老程婴在屠岸贾府中当门客的二十年,每个深夜都在数着更漏等天明,这般隐忍比任何海誓山盟都揪人心肠。
当《群英会》里周瑜的翎子扫过赤壁战船,诸葛亮轻摇羽扇借来东风,戏台上的硝烟早盖过了儿女情长。这些戏文里藏着的是史家的如椽巨笔,写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家国大义,比花前月下多了三分铿锵。
二、市井烟火见真章
《连升店》里的穷书生王明芳,被势利店家从柴房赶到马棚,最后竟因中了状元被捧上云间。这出丑角戏里没有红粉佳人,倒把世态炎凉演得活灵活现。店家前倨后恭的嘴脸,比才子佳人的眉眼传情更让人会心一笑。
《打城隍》里三个懒汉装神弄鬼的荒唐事,活脱脱一幅市井百态图。城隍庙里的泥胎木偶看着人间闹剧,倒比真神仙多了几分烟火气。这类戏码就像老茶馆里的醒木,啪地一声惊醒梦中人。
三、仙踪鬼影说奇谭
钟馗嫁妹时吹吹打打的仪仗队里,青面獠牙的小鬼抬着花轿蹦蹦跳跳。《钟馗嫁妹》这出戏妙就妙在,明明是冥婚却透着喜庆,鬼王嫁妹倒比人间婚嫁更热闹三分。那判官笔点不破的,是阴阳两界都割不断的骨肉亲情。
沉香劈山救母时,华山裂开的不是石头,是压在心头十五年的思念。《宝莲灯》里的三圣母与凡人相恋只是引子,真正撼动天庭的,是少年挥斧时迸发的赤子之心。神仙戏里藏着人间至情,反倒比俗世情爱更荡气回肠。
这些不谈风月的戏码,像老戏台梁柱上斑驳的彩绘,在时光里沉淀出别样韵味。它们告诉我们,戏曲的百宝箱里不只有鸳鸯帕,还有忠义剑、市井镜、神仙卷。当下年轻人说不愿谈爱,倒不妨去戏园子里听听这些另类故事,或许能在锵锵锣鼓中,听见中国戏曲更辽阔的回响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