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克的戏曲人生:从歌仔戏青衣到京剧名角的华丽转身
布克的戏曲人生:从歌仔戏青衣到京剧名角的华丽转身
在台湾戏曲界,布克这个名字总与百变二字相连。这位出生于高雄旗山戏班世家的演员,自幼浸泡在歌仔戏的锣鼓点中,却在而立之年毅然转攻京剧,用二十年光阴谱写出跨越剧种的传奇。翻开他的演出年表,每一部作品都是传统戏曲现代化探索的鲜活注脚。
一、歌仔戏舞台的黄金十年
1995年首演的《孟丽君》让布克崭露头角,他在剧中反串的元成宗惊艳四座。绣着金龙的白色蟒袍随着转身翻飞,雌雄莫辨的嗓音在真假声间自如切换,这个突破传统的演绎为歌仔戏旦角表演开创了新范式。随后的《陈三五娘》中,他设计的伞舞将现代舞元素融入传统身段,手执油纸伞的荔镜仙子在雨中起舞的画面,至今仍是戏迷津津乐道的经典。
在唐美云歌仔戏团的七年,布克与林芳仪搭档的《白蛇传》创下连演38场的纪录。他塑造的白素贞既有传统青衣的端庄,又带着现代女性的果敢,水漫金山时独创的水袖剑舞,将武打动作与水袖功完美结合,每演至此必获满堂彩。
二、跨界京剧的破茧之路
2008年加盟国光剧团,布克在《阎罗梦》中饰演的司马貌让人耳目一新。这个穿梭阴阳两界的书生角色,要求演员在三个时辰内展现二十年的沧桑变化。他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,用髯口变换配合声线调整,将人物从意气风发到暮气沉沉的转变演绎得丝丝入扣,该剧赴上海演出时被媒体赞为最会讲故事的京剧。
2015年的《水浒108之忠义堂》堪称布克的艺术转折点。他塑造的宋江既有老生的沉稳,又带花脸的豪迈,面对招安诏书时那段融京剧韵白与摇滚唱腔的独白,彻底打破行当界限。道具师特别设计的可拆卸忠义袍,在戏服撕裂的瞬间露出内衬的刺青,这个大胆创意获得当年台新艺术奖提名。
三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火花
在实验戏曲《变形记》中,布克挑战卡夫卡笔下的甲虫格里高尔。三米长的机械昆虫装束限制行动,他另辟蹊径开发出关节戏——通过控制十二个活动关节完成拟态表演。首演时因机关故障导致右手脱臼,仍坚持用单手完成谢幕,这段经历后来被改编成纪录片《戏疯子》。
与日本能剧大师观世荣夫的跨界合作《杨贵妃》,布克创造出独特的双语唱腔。杨玉环浴马嵬坡的经典桥段,中文唱词与能剧吟诵交织,配合能乐面具与京剧贴片的混搭造型,这种文化碰撞在东京艺术剧场引发热烈讨论。庆功宴上,83岁的观世先生拍着他的肩说:你让我看见戏曲的未来。
戏台幕起幕落三十载,布克始终在传统框架中寻找现代表达。从歌仔戏旦角到京剧老生,从程式化表演到实验剧场,他像一位永不疲倦的旅人,在戏曲的长河中不断打捞新的可能。正如他在金曲奖颁奖礼上所说:传统不是守旧的盾牌,而是创新的跳板。这份执着,让每次幕布拉开都成为值得期待的惊喜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