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布包头白拂尘,村口老树唱黄昏——猜猜这是哪出戏?
蓝布包头白拂尘,村口老树唱黄昏——猜猜这是哪出戏?
晨雾未散的乡间戏台,红漆斑驳的木柱上还挂着露水。台下一溜长板凳上,早起的老茶客捧着搪瓷缸,眼巴巴等着开场的锣鼓。忽然间,后台传来一声清亮的咿呀——,惊得槐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,漫天柳絮里,那抹水红色的身影已然甩着水袖飘了出来。
**第一道谜面藏在衣襟里**:蓝印花布包头巾斜斜压在鬓角,粗布短打补丁摞着补丁,偏生腰间那条丝绦鲜亮得能滴出水来。这身打扮,既不是穷书生的青衫,也不似官老爷的蟒袍,倒像是哪个员外家偷跑出来的长工。
**第二道线索隐在云帚间**:素白拂尘凌空画个圆,转腕时露出半截藕臂,腕上银镯叮当撞碎晨光。那云帚分明是道家物件,偏被她舞得缠绵悱恻,扫过台前老榆树时,惊落一地榆钱,倒像是撒了满台的铜板。
**第三处破绽落在唱腔中**:家住丹阳姓董名永,父母双亡孤单一人......这词儿听着凄苦,调门却带着三分蜜糖的黏劲儿。尾音拐着弯儿往人心里钻,分明是长江水泡软了的调子,偏要学那北方梆子的悲怆。
**第四样证据藏在乐器架**:高胡师傅翘着二郎腿,松香在琴筒上抹出个月牙印。忽听得板鼓嗒地一敲,三弦紧跟着打了个旋儿,这动静不像昆曲的雅,不似京剧的烈,倒像是谁家新媳妇在溪边捣衣,木槌起落间都带着水花。
**最后一道谜底写在老树皮**:台侧那株歪脖子槐树,树瘤子拼出个槐字。树洞里供着褪色的红绸,仔细瞧那绸布上还绣着天仙二字,只是金线早被香火熏成了秋叶黄。
台前的老茶客们此时都咧开了缺牙的嘴——他们等的正是这出黄梅调。水袖甩过七重天,云帚扫开三界路,这台上扮七仙女的角儿,把整条长江水都唱进了婉转的眼波里。您猜着了吗?那蓝布包头的小伙唤作董永,云帚轻扬的姑娘本是瑶池仙,老槐树开口做媒时,连土地公都笑得胡子打颤呢!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