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台深处暗香来:猜猜这抹花色藏哪出好戏?
戏台深处暗香来:猜猜这抹花色藏哪出好戏?
夏夜蝉鸣骤起时,戏台前的青石板总泛着水光。老辈人说那是梨园子弟的汗水浸透的,我却总觉得,是那些藏在褶子裙摆间的花瓣,趁着月色偷偷化成了露。戏里人生百转千回,总有一枝花在暗处开着,不信?且随我掀开那金丝绣的帷幕一角,猜猜这些花影到底落在了哪出戏文里。
一、长生殿里藏不住的朱砂色
那年长安的月色格外清冷,照得华清池的水都结了霜。有位云鬓松垮的美人,醉眼乜斜地数着池中倒影,忽见一簇艳色刺破水面——不是新染的蔻丹,亦非摔碎的琉璃盏,倒像极了她初入宫时,陛下亲手别在她鬓角的那朵......(此处戏台忽暗,琵琶声急转直下)
后台老师傅总说这出戏的行头最难置办,单是那抹红色就要染坏十八匹蜀锦。某次瞥见妆匣深处半片褪色的绢花,才惊觉原来最动人的颜色,早被写进了长生殿前的霓裳羽衣曲里。
二、游园惊梦处的蓝紫烟霞
江南梅雨时节最宜看戏,水袖甩出的湿气里都带着草木香。那日杜家小姐踩碎满园春色,却在太湖石畔撞见一丛颤巍巍的蓝紫色。花瓣上还凝着前夜的雨,倒映出柳生清俊的眉眼,霎时连金丝雀都噤了声。(笛声幽咽,惊起画檐下一串铜铃)
戏班小徒弟偷学身段时,总被班主用戒尺敲手心:步子要像花枝经雨,既要摇曳又不能折了风骨!后来才懂,那抹揉碎在昆腔水磨调里的颜色,原是穿越四百年的相思血泪。
三、庵堂焚稿时的冷香残雪
北风卷着纸灰在回廊打旋儿,像极了那年芦雪庵联诗时纷扬的雪片。病榻上的女子突然轻笑出声,她看见火盆里跃动的不是诗稿,而是大观园最后一个冬天,宝玉鬓角沾着的那瓣白梅。(后台传来三弦裂帛之声,惊落案头香炉余烬)
京城戏楼的老票友常说,这出戏定要小雪节气看才够味。当台上人把最后一点火星踩灭时,戏园子天井恰巧飘进今冬初雪,分不清是戏里寒梅化作了雪,还是雪凝成了槛外最后的白。
夜戏散场时分,守门人扫着阶前零落的海棠瓣,忽然听见墙根下两个梳抓髻的小丫头咬耳朵:方才《醉打山门》里鲁智深摔的酒坛,溅出来的好像是桃花汁子呢!檐角铜铃叮咚,仿佛在应和着某个戏里戏外皆知的秘密。您若是猜着了哪出戏的花语,不妨把答案写在戏票背面——赶明儿咱们单开一折,专讲那些偷藏在戏服夹层里的花瓣,如何?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