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神爷的戏匣子:听哪出戏能讨得财神欢心?

财神爷的戏匣子:听哪出戏能讨得财神欢心?

每逢除夕夜,家家户户忙着贴财神像时,村里戏台子上的铜锣就敲得更响亮了。老人们总说,财神爷最是念旧,非得听着那些老腔老调的戏文才肯在人间多逗留。这说法虽带着烟火气,细品却藏着门道——原来这天上管钱袋子的神仙,也是个懂行的老戏迷。

一、文武财神各有偏爱的曲牌

赵公明骑黑虎踏祥云而来,这位武财神在《封神演义》里可是响当当的人物。山东梆子《赵公明收五路财》里,武生扮相的赵公明耍着金鞭开唱,锣鼓点密得跟撒铜钱似的。您若仔细听,那唱词里金鞭扫尽穷鬼路,元宝铺就富贵桥的韵脚,可不正合了武财神雷厉风行的做派?

文财神比干就爱听些雅致的。昆曲《天官赐福》里,天官手持如意踏云而至,水磨腔绕着雕花梁柱打转,福禄寿三星拱照,财源似东海波涛的唱词,倒比算盘珠子拨动的声音还要清脆三分。苏州老辈人说,听这出戏要配碧螺春,氤氲茶香混着檀板声,财神爷闻着味儿就来了。

二、南北戏台飘着不同的招财调

晋商大院里,中路梆子《算粮登殿》年年正月必唱。王宝钏十八年寒窑苦守的戏码,在山西票号掌柜耳中却是另一番滋味——那薛平贵归来时唱的西凉国搬来兵和马,长安城讨回旧账本,活脱脱就是催债收账的好彩头。

岭南的粤剧戏班另辟蹊径,把财神戏唱得活色生香。《八仙贺寿》里何仙姑踩着高靴舞水袖,吕洞宾摇着折扇念白:金银满屋笑开颜,生意兴隆通四海,伴着椰胡悠扬的拖腔,茶楼里的商贾们听得直拍大腿,往台上扔的红包比戏票钱还厚实。

三、戏文里藏着招财的密码

老戏迷都知道《龙凤呈祥》里藏着玄机。刘备过江招亲时唱的那句周郎妙计安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,在生意人听来分明是警世恒言——这买卖场上,可不就得防着这般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算计?

《连升三级》这出戏更是妙极。穷书生张好古连蒙带骗竟中了探花,那丑角摇着折扇念的定场诗:时来顽铁生光,运退黄金失色,分明是教人把握时机的生意经。天津卫的老买卖人说,这出戏要反着听——台上越是荒唐,台下越要清醒。

正月里戏台前的香炉青烟袅袅,台上的老生还在咿咿呀呀地唱着财源滚滚三江至,生意兴隆四海通。其实哪有什么神仙爱听戏,不过是老百姓借着戏文讨个口彩。可您要真在年夜饭桌上放段《跳加官》,保不齐小辈们抢红包的手脚都要利索三分——这大概就是老话说的戏假情真吧?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