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地探访:财源戏曲培训班到底值不值得报?家长学员真实体验曝光
实地探访:财源戏曲培训班到底值不值得报?家长学员真实体验曝光
推开财源戏曲培训班的朱漆大门,未闻其声先见其形——走廊墙上挂着的蟒袍玉带在灯光下泛着粼粼波光,墙角的刀枪剑戟还沾着练习时的红缨碎末。这里没有普通培训机构的电子叫号声,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云手口令,让人恍惚间仿佛穿越到了梨园后台。
一、名角坐镇的硬核师资
当年给裴艳玲老师配过《钟馗》的赵师傅,现在手把手教孩子甩水袖。正在指导学员的武生教师突然亮嗓,一开口就是《长坂坡》的经典唱段。这个藏龙卧虎的教学团队里,既有省京剧院的退休名角,也有中国戏曲学院科班出身的青年教师。
最让家长津津乐道的,是培训班独创的双师制:每堂课都有一位主讲搭配一位示范演员。当老师讲解鹞子翻身的要领时,年轻助教同步进行动作分解,这种立体化教学让12岁的学员小蕊两个月就掌握了整套起霸动作。
二、会呼吸的传统课堂
走进水磨地板的练功房,檀香味混着汗水的特殊气息扑面而来。不同于普通舞蹈教室,这里的把杆高度特意调低15公分,专为青少年身形设计。更特别的是每周四的扮上日,孩子们能披挂全套行头体验角色。
课程表藏着小心思:基本功训练后必定安排剧目赏析,当孩子们气喘吁吁时,老师会播放经典折子戏录像,边看边拆解刚才练习的动作在戏中的运用。这种理论-实践-感悟的循环教学,让8岁的小学员都能说出这个卧鱼动作表现的是杨贵妃醉态。
三、看得见的成长蜕变
去年在全省小梅花戏曲比赛中,培训班选送的《小放牛》包揽金银奖。但更打动家长的是那些细微变化:含胸驼背的孩子开始挺直腰板,说话细声细气的姑娘竟能唱出穿云裂石的叫小番。
收费单明码标价:季度班6800元含定制练功服。相比钢琴、芭蕾等培训,这个价位在戏曲领域属于中等偏上。但家长们算的是另一笔账——这里不卖考级证书,不搞速成教学,单是纠正一个山膀姿势就要打磨三节课的较真劲儿,反倒让人安心。
夕阳西下时,又一批学员涌出教室,额间的勒头带还没取下,三三两两比划着刚学的身段。培训班负责人擦拭着髯口道具说:我们不是在培养戏曲演员,是在播种传统文化的魂。或许正是这份带着戏味的执着,让这个藏在闹市中的戏曲天地,成了家长们口耳相传的宝藏培训班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