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源广进的好彩头,藏在哪些戏曲里?
财源广进的好彩头,藏在哪些戏曲里?
戏曲舞台上的金元宝总在翻腾,财神爷的拂尘扫过之处,金灿灿的铜钱叮当作响。这些热闹场景背后,藏着中国人对财富最朴素的期盼。当大幕拉开,不同剧种的发财戏码轮番上演,既有正襟危坐的财神显灵,也有妙趣横生的求财闹剧。
**一、北派戏里的财神谱系**
京剧《财神驾到》里,赵公明跨骑黑虎威风凛凛,四值功曹捧着金元宝紧随其后。这出应节戏每逢腊月必演,台前总要摆满观众供奉的蜜供和元宝馒头。河北梆子的《五路财神》更显气派,五位财神各持法器从天而降,东路财神手持聚宝盆,西路财神肩扛摇钱树,唱到金银堆成太行山时,后台伙计会朝观众席抛洒金箔纸屑。
昆曲《招财进宝》另辟蹊径,让文财神比干与武财神关羽同台斗法。比干手持玉如意点石成金,关羽挥动青龙刀劈开金山,两位财神较劲间抖出十八个武生空翻,把文武双全得富贵的寓意演绎得淋漓尽致。戏班老师傅说,这出戏的道具清单里永远列着二十斤金粉——每次演出都要把整个戏台刷得金碧辉煌。
**二、南戏里的生财之道**
越剧《财神嫁女》把财神爷拉进市井生活,赵公明为三女儿置办嫁妆时,陪嫁清单从翡翠算盘到金线账本一应俱全。最精彩的点妆唱段里,花旦要在十八句唱词里数完九十九件陪嫁,每唱一句就要变换三种手势,暗合三三不尽,六六无穷的吉利话。
粤剧《黄金满堂》开创了财神现代戏先河,西装革履的财神坐着黄包车登场,手持股票行情单唱出金山银海日日新。这出戏1948年在香港首演时,特意选用真金箔制作戏服,灯光一照满台生辉,演到高潮处观众纷纷往台上扔金戒指讨彩头。
**三、民间小戏的致富智慧**
黄梅戏《摇钱树下》有段脍炙人口的讨钱调,樵夫与土地爷对唱:东边摇摇落元宝,西边晃晃掉金条,每唱一句观众就跟着做摇钱动作。福建高甲戏《招财王》更绝,丑角扮演的穷书生误入财神庙,把香炉当夜壶的桥段令人捧腹,最后却在歪打正着中得遇贵人。
这些热闹的财戏里,藏着中国人独特的财富哲学:既要有赵公明的威严正气,也要有关二爷的忠义诚信,还需几分土地爷的诙谐通达。当大幕落下,戏台上的金箔渐渐飘散,观众揣着满兜的彩头回家,带走的不仅是吉兆,更是戏文里那些安身立命的道理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