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云唱戏,唱的到底是哪门子稀奇?
彩云唱戏,唱的到底是哪门子稀奇?
豫中平原的戏台子,总在麦收后热闹起来。十里八乡的老戏迷们摇着蒲扇,眯着眼听台上人甩水袖,忽地一声咿呀——惊得树梢的麻雀扑棱棱飞起。去年秋里,一个叫彩云的姑娘在郑州大剧院连唱三晚,台下坐着的不仅有白头发的老票友,竟挤满了举着荧光棒的年轻人。这倒新鲜,年轻人不爱追星,倒追起戏来了?
一、梨园春里飞出的金嗓子
彩云本名赵晓梅,生在豫剧世家。爷爷是县剧团的老琴师,父亲是武生,母亲专工青衣。打小在后台长大的她,三岁能哼《花木兰》,五岁敢跟台柱子对戏。有次县剧团演《穆桂英挂帅》,小穆桂英突发高烧,十三岁的彩云临时顶场,一句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唱得满堂喝彩,从此成了方圆百里的小角儿。
豫剧讲究字正腔圆,彩云的嗓子却像浸了蜜——高音清亮似云雀,低音浑厚如晨钟。2018年全省青年戏曲大赛,她唱《朝阳沟》选段,把银环初见栓保时那种羞怯与期待,用一声百转千回的亲家母,你坐下唱活了,评委直呼这才是豫剧该有的魂儿。
二、老戏新唱出圈记
去年端午节,彩云在短视频平台上传《白蛇传·断桥》片段。青白二蛇水漫金山本是传统戏码,她却把许仙的懦弱唱出了现代味:你说是妖我便认,偏要与你共红尘。配上电子混音的背景乐,三天播放破千万。有老戏迷留言骂糟蹋传统,转眼被年轻人怼回去:您当年不也是听着收音机学戏的?
这姑娘胆大,敢把豫剧揉进流行元素。今年元宵晚会,她与摇滚乐队合作《花木兰》,电子吉他与板胡对飙,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唱词混着电音,愣是把央视导演都震住了。事后接受采访,彩云眨眨眼:戏曲又不是博物馆里的瓷器,得让人听得见时代的心跳。
三、戏台上下的较真劲儿
彩云有个怪癖:每演新戏必访人物故乡。排《焦裕禄》时,她在兰考住了半个月,跟着老乡种泡桐、啃窝头,把焦书记的旧棉袄摸了又摸。今年排新编戏《黄河女儿》,她三伏天跑到开封柳园口,看摆渡人怎么在激流中掌舵,硬生生晒脱两层皮。
后台化妆间常见她捧着《河南梆子腔源流考》做笔记,手机里存着梅兰芳、常香玉的演出录像。有次排练《程婴救孤》,为找准程婴二十年间的心境变化,她愣是把同一段唱腔琢磨出十八种处理方式,气得导演直跺脚:你这是要逼死乐队啊!
如今走进郑州戏曲学校,练功房里总飘着彩云的唱段。孩子们不知道的是,那个在台上光芒万丈的角儿,此刻正猫在后台啃凉包子——晚上八点还有大戏要唱呢。台前幕后的光与影里,一个年轻的身影正把古老的梆子腔,唱成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回声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