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青芝:她用戏腔让年轻人爱上老戏文
蔡青芝:她用戏腔让年轻人爱上老戏文
在抖音直播间里,一位身着素色旗袍的女子正在演唱《锁麟囊》选段。当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的戏腔穿透屏幕时,评论区瞬间被开口跪的惊叹刷屏。这位让90后、00后观众直呼上头的,正是当代越剧名伶蔡青芝。
一、老戏骨的新传承
蔡青芝出生于越剧世家,祖父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老琴师。她七岁登台演《白蛇传》的小青,十三岁就能完整唱完《红楼梦》全本。在浙江省艺术学校求学期间,她系统学习了越剧十三大流派唱腔,尤其擅长袁派与傅派的融合创新。
2019年的《中国戏曲大会》上,她以一段《陆游与唐琬》惊艳四座。评委张火丁评价其演唱既有袁派的行云流水,又具傅派的跌宕婉转。这场表演的短视频在微博获得230万次播放,让越剧蔡青芝登上热搜。
二、经典唱段的现代演绎
在《西厢记·琴心》选段中,蔡青芝创造性地加入气声唱法。当唱到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时,她将传统越剧的咬字方式与现代流行唱法的气息控制结合,让百年唱词焕发新生。这种创新引发两极讨论,但年轻观众用400万次播放量投出了自己的选择。
她的《梁祝·楼台会》在B站播放量突破500万。00后观众在弹幕里写道:原来戏曲不是爷爷奶奶的专利这段哭腔听得我起鸡皮疙瘩。蔡青芝团队为此专门制作了带字幕的4K修复版,方便年轻人理解唱词。
三、破圈传播的文化密码
蔡青芝工作室每月举办戏腔体验课,参与者中35岁以下占78%。她将越剧发音技巧拆解成韵头、韵腹、韵尾三步教学法,让小白也能哼唱经典选段。这种碎片化传承模式,已培养出20余位网络戏曲主播。
与虚拟歌姬洛天依合作的《牡丹亭·游园》,开创戏曲数字人先河。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再现水袖功,AI生成的杜丽娘形象在抖音获赞860万。这种跨界尝试引发传统戏曲界的激烈讨论,但不可否认的是,它让《牡丹亭》在00后群体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。
当蔡青芝在直播间教观众用越剧腔调念流行歌词时,弹幕里飞过无数再来亿遍。这个画面或许就是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最美的打开方式——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,而是流动在年轻人口中的活态艺术。从嵊州乡间的草台班子到千万流量的直播间,蔡青芝用她的戏腔架起了一座横跨时空的文化桥梁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