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壶浊酒品三国:戏台上的曹操到底有多忙?

一壶浊酒品三国:戏台上的曹操到底有多忙?

每当铜锣声起,戏台上总会走出一个白面长须的枭雄。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,在戏曲舞台上却意外地分身有术。翻开戏折子细数,曹操登场的剧目竟有百余出,这般频繁出场的待遇,连戏班里的龙套武生都要眼红。

一、铜锤花脸唱春秋

京戏班子里流传着十出戏九曹操的说法,《群英会》里横槊赋诗的曹丞相,在《长坂坡》化作多疑主将,到了《逍遥津》又成了阴鸷权臣。著名花脸郝寿臣先生曾在《阳平关》里设计了一套连环马身段,把曹操兵败时的慌乱与不甘化作行云流水的台步,引得台下票友连声叫好。

这白面红袍的扮相并非自古有之。清宫南府旧本《鼎峙春秋》中,曹操还是按史书记载的细眼长髯扮作老生。直到道光年间,四大徽班进京,程长庚将曹操改画白脸,从此奠定了奸雄的经典形象。有趣的是,在汉调《击鼓骂曹》里,曹操反而以红生扮相示人,这般南北差异恰似戏曲界的罗生门。

二、地方戏里的百变孟德

川剧《议剑献剑》里的曹操堪称演技教科书。当王允问及董卓专权时,演员用变脸技法瞬间从谦恭转为阴狠,手中折扇啪地一收,眼中精光毕露,把治世能臣与乱世奸雄的双面性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这般细腻处理,在京昆大戏中着实罕见。

在豫剧《战宛城》里,曹操遇险时会使出绝活窜椅子,一个鹞子翻身跃上高台,全然不见京剧里的老成持重。越调大师申凤梅塑造的曹操更添三分草莽气,当阳桥头一声哇呀呀,竟把张飞的莽撞学了个十成十。这般接地气的演绎,倒让曹孟德多了几分可爱。

三、粉墨丹青绘枭雄

戏曲中的曹操总在善恶间游走。《华容道》里狼狈逃窜时,一句大丈夫岂能轻生的念白,道尽枭雄本色;《白门楼》中诛杀吕布时,那声留你不得的叹息,又藏着几分英雄相惜。这种复杂性格的塑造,恰似川剧名丑周企何所说:奸雄脸上也要见人性。

当代新编戏更在传统框架里翻出新意。新编历史剧《曹操与杨修》中,曹操误杀孔闻岱后的那段夜奔,将权谋算计与人性挣扎熔于一炉。当老生演员踉跄着唱出孤王错了,观众恍然惊觉:原来奸雄面具之下,跳动着的也是凡人心。

戏台上的曹操走过了二百余年光阴,从简单的脸谱符号渐成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。当大幕落下时,那个亦正亦邪的身影仍在勾栏瓦舍间游走,用唱念做打诉说着历史的另一种可能。下次看戏时不妨细品,或许能在锣鼓点中听见不一样的曹孟德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