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衣刀马双绝!曾黎的戏曲功底究竟有多深?
青衣刀马双绝!曾黎的戏曲功底究竟有多深?
提起曾黎,人们总惊叹于她那张中戏两百年一遇的古典美人面。但鲜少有人知道,这位荧屏上的都市丽人,骨子里流淌着传统戏曲的韵律。在《玉骨遥》中惊鸿一瞥的水袖,在《星汉灿烂》里行云流水的剑舞,都在无声诉说着她与梨园行当的宿世之缘。
一、戏曲学院里的刀马旦
1995年的深秋,长江三峡的晨雾还未散尽,19岁的曾黎已踏上开往武汉的客轮。这个土家族姑娘手握中国戏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,在京剧表演专业开启了七年坐科生涯。清晨五点的练功房里,总能看见她踩着厚底靴练圆场步,水纱勒得太阳穴发疼也不敢松手。
那时最怕的是《挑滑车》的高宠。曾黎在访谈中回忆,扎着大靠要连翻三个虎跳前扑,头戴的翎子稍有不慎就会缠在一起。正是这份苦功,让她在武旦行当里练就了游刃有余的身段,后来在《新聊斋》中扮演的梅女,那场空中劈叉的鬼魅身姿正是得益于此。
二、青衣水袖藏乾坤
2003年《男才女貌》片场,曾黎饰演的颜如玉在茶楼即兴表演的昆曲《牡丹亭》,让导演蒋家骏惊为天人。这段行云流水的唱念做打,源自她大学时跟随张火丁老师学习的程派青衣技艺。为准确把握杜丽娘的闺门旦气质,她曾连续三个月对着镜子练习眼随指动的要诀。
在历史剧《大唐荣耀》中,她扮演的杨贵妃那段霓裳羽衣舞,看似轻盈曼妙,实则暗藏玄机。长达三米的真丝水袖要甩出卷云纹,必须精准控制腕力与腰劲的配合,这正是戏曲身段训练中手眼身法步的至高境界。
三、古典魂魄塑荧屏
《陪你看星星》剧组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:某场哭戏导演连拍二十条都不满意,曾黎突然改用京剧气声哭腔,瞬间将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。这种将戏曲程式化表演融入现代影视的独特手法,在她塑造的诸多角色中随处可见。
如今在短视频平台,那段《燕云台》里的马球戏依然被戏迷津津乐道。曾黎策马扬鞭的身姿,分明带着刀马旦趟马程式的影子,蹬里藏身的动作与当年在练功房摔出的淤青遥相呼应。当镜头扫过她执缰的兰花指,懂行的人自会心一笑:这才是深藏功与名的梨园真传。
从长江之滨到荧屏内外,曾黎始终带着戏曲人那份戏比天大的执着。当观众惊艳于她在《玉骨遥》中轻旋的二十四骨纸伞,可曾想到伞面转动的弧度,恰似当年舞台上抛出的水袖?这份刻进骨子里的传统美学,或许正是她能在流量时代保持独特韵味的终极密码。(文末可配曾黎戏曲扮相与影视角色对比拼图)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