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学戏曲的秘密:女生入门该选哪一派?
曾黎学戏曲的秘密:女生入门该选哪一派?
京韵袅袅的清晨,中央戏剧学院96级女生宿舍里,曾黎对着镜子练习云手。这个以中戏两百年一见的美人闻名校园的姑娘,此刻正专注地揣摩着青衣的指尖弧度。二十年后,当人们惊艳于她在《星汉灿烂》中端方雅致的仪态时,殊不知那正是戏曲功架浸润出的风华。
一、梨园深处有真传
1996年的戏曲分院考场里,16岁的曾黎以一段《游园惊梦》惊艳四座。水袖起落间,少女特有的柔韧身段与昆曲的婉转唱腔浑然天成,让主考官们看到了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的完美契合。这个湖北姑娘最终选择拜入京剧名旦刘长瑜门下,在青衣行当里扎下根基。
京剧讲究四功五法,这对女生而言是极好的形体训练。青衣的台步要求脚跟先着地,走起来如行云流水,长期练习能塑造优雅的步态。旦角的水袖功更是妙不可言,三米长的白绸在腕间翻飞,看似柔美实则暗含劲道,这种刚柔并济的美学,恰是现代女性气质的绝佳诠释。
曾黎在《陪读妈妈》中饰演的京剧名伶,一颦一笑皆带戏韵。私下聚会时,她常即兴来段《贵妃醉酒》,兰花指捻起红酒杯的瞬间,梅派风韵自然流露,这种刻进骨子里的戏曲基因,正是多年科班训练的馈赠。
二、姹紫嫣红开遍
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里,藏着越剧女儿家的万般情思。王文娟塑造的林黛玉,眼角眉梢都透着诗书气,这对喜爱古典文学的女生极具吸引力。越剧唱腔清丽婉转,身段较京剧更为柔美,水袖长度也缩短至两米,更适合身材娇小的南方姑娘。
黄梅戏则是山野吹来的清风,《女驸马》中冯素珍的机智勇敢,《天仙配》里七仙女的敢爱敢恨,都跳脱了传统戏曲女性的刻板形象。严凤英独创的凤英腔带着泥土的芬芳,学起来更重即兴发挥,适合性格活泼的女生。
昆曲堪称戏曲界的活化石,张继青演绎的杜丽娘,一个眼神就能道尽闺阁少女的千回百转。600年传承的工尺谱里,每个音符都凝结着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,学习过程如同在雕琢一件古董瓷器,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悟性。
三、霓裳戏韵正当时
选择剧种如同寻觅知音,北方的姑娘或许更适合京剧的大气磅礴,南国女儿可能更中意越剧的缠绵悱恻。苏州女孩小林在平江路听完评弹后,毅然拜师学艺,如今已是能弹唱《莺莺拜月》的年轻演员;西安姑娘阿楚因崇拜常香玉,专程到豫剧院学习花木兰的刀马功夫。
戏曲妆容本身就是门艺术,京剧的贴片子、越剧的包大头各有讲究。曾黎至今保留着勾脸的绝活,三笔就能画出标准的柳叶眉。现代改良戏服在保留传统纹样的同时,采用轻纱材质,让年轻学员舞动时更显飘逸。
北京戏曲学院近年来的招生数据显示,00后女生占比已达63%,其中30%选择跨剧种学习。抖音上戏曲变装话题播放量突破50亿次,汉服小姐姐与戏曲元素的碰撞,正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机。
站在长安大戏院的雕花戏台前,曾黎常说:戏曲教给我的不只是技艺,更是对美的感知力。当00后女生们在练功房挥汗如雨时,她们继承的不单是某个剧种的唱念做打,更是在延续中国人骨子里的审美基因。或许某个清晨,你也会在镜前不自觉摆出兰花指,那时便会懂得,戏曲早已化作文化DNA,在血脉里静静流淌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