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江南戏韵:在常熟学戏曲的五大去处
【探秘江南戏韵:在常熟学戏曲的五大去处】
清晨的方塔公园传来咿呀吊嗓声,退休教师王阿姨正在练习《牡丹亭》选段。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古城里,戏曲传承从未断代。若您想在常熟寻访戏曲研习之地,这几个浸润着吴地雅韵的去处值得探访。
一、隐于老巷的戏曲传习所
西泾岸历史街区深处,青砖黛瓦间藏着一处市级非遗传承基地。每周三、六晚间,常熟锡剧团的退休演员会在此教授锡剧基本功。去年这里还开设了戏曲化妆体验课,学员能亲手勾勒出经典的桃花妆。负责人李老师说:有位上海白领每周坐高铁来学《双推磨》,她说在这里能找到都市里缺失的文化根脉。
二、百年书院里的少年戏班
游文书院少儿戏曲社已有22年历史,每到周末,稚嫩的唱腔便与古银杏的沙沙声相和。这里专教昆曲和评弹,特色课程古诗新唱将《枫桥夜泊》等名篇谱成曲调。去年中秋雅集,孩子们穿着苏绣戏服登台,水袖翻飞间惊艳四座。负责教学的周团长说:看着00后主动放弃手游来学身段,就知道传统艺术的生命力。
三、社区里的银发梨园
报本社区活动中心的戏曲班堪称老年艺术大学,72岁的张伯伯能完整演绎《珍珠塔》选段。这里的特色是方言传戏,用常熟土话演绎传统剧目。每周四下午的茶座式教学,老茶客们捧着碧螺春切磋唱腔,窗外的护城河静静流淌,仿佛时光在此停驻。
四、高校戏曲社团新势力
常熟理工学院虞山雅韵社团是年轻学子的戏曲乐园。他们创新编排的《数字昆曲》将传统程式融入现代舞美,去年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斩获金奖。社团指导老师笑称:现在报名要抢名额,连理工科男生都迷上了髯口功。
五、民营剧团的沉浸式工坊
方塔东街的虞歌戏苑每月开设戏曲体验日。不仅能观摩专业演员排练,还能试穿价值数万元的定制戏服。创始人陈老板原是苏州昆剧院演员,他打造的园林实景课堂让学员在曾赵园里对月唱曲,别有一番意趣。
夜幕降临时,走进程家桥畔的茶馆,或许能邂逅即兴的戏曲雅集。这座将戏曲基因融入血脉的城市,总在转角处藏着惊喜。正如老艺人们常说的:学戏不在场地多讲究,心中有曲韵,处处是戏台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