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寻戏记藏在巷弄里的戏曲小店,戏迷们快来挖宝啦!

【常州寻戏记】藏在巷弄里的戏曲小店,戏迷们快来挖宝啦!

老板,您这蟒袍上的金线可是苏绣?站在青果巷拐角的老木门前,我摩挲着玻璃柜里那件靛青戏袍,阳光斜斜地穿过雕花窗棂,在缎面上洒下一片粼粼波光。店主赵师傅从里间掀帘而出,灰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笑着递过一副白绸水袖:小姑娘识货,这件可是给省昆剧院特供的样衣。

最近常收到戏迷朋友私信:常州哪里有正宗的戏曲用品店?作为在常州生活十年的老票友,今天就带大家探访几处本地人才知道的秘密基地。

**南大街戏服坊**:这家藏在南大街百货后巷的宝藏店铺,推开老式弹簧门就仿佛穿越回民国。满墙的凤冠霞帔间,老板娘徐姨正在给新到的点翠头面补缀珍珠。她家专做私人定制,去年锡剧团的新编《珍珠塔》戏服就出自这里。记得要试试他们家的改良云肩,传统纹样配上现代暗扣设计,既上镜又方便穿戴。

**天宁寺西厢阁**:天宁寺往西走二百步,有家挂着梨园遗韵木匾的小店。店主老周年轻时是武进锡剧团的武生,店里摆满了他收藏的百年老胡琴。最妙的是二楼设着茶座,每逢周六下午,总有三五老票友在此唱念做打。上次遇见位八十岁的婆婆,捧着三十年前在红星剧院登台的马鞭不肯撒手。

**新北区非遗工坊**:在常州博物馆斜对面,去年新开的文创园区里藏着惊喜。B栋2层的水磨新调工作室,90后主理人小陆把昆曲元素玩出新花样:缂丝手机壳、生旦净丑卡通钥匙扣,最近还出了系列戏曲香囊。特别推荐他们与常州梳篦博物馆联名的点翠发簪,传统工艺做得轻巧又日常。

逛累了不妨到人民公园转转,晨练的老人们常在紫藤架下开戏摊。上个月还见着位穿香云纱的老先生,握着五十年前的月琴教孩子们唱《双推磨》。旁边卖糖画的师傅打趣:咱们常州人骨子里都淌着戏文呢!

这些店铺虽不起眼,却藏着最地道的戏曲烟火气。最后提醒各位,定制戏服周期至少要两个月,想赶年底堂会的可得抓紧啦!下次再遇见摇着折扇哼小调的阿婆,不妨上前讨教两句——说不定就撞见位深藏不露的名角呢。

(文末小贴士:青果巷赵师傅每周三休息,去之前记得打电话确认;天宁寺西厢阁可预约戏曲妆造体验,需提前三天预约哦~)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