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听到心尖儿颤!这些花灯戏选段让你一听就上瘾
好听到心尖儿颤!这些花灯戏选段让你一听就上瘾
在湘西吊脚楼的飞檐下,在云贵高原的梯田间,每当铜锣响起,丝弦颤动,总有一曲曲婉转悠扬的花灯调子飘散开来。这种带着泥土芬芳的民间艺术,藏着无数让人魂牵梦萦的好嗓子。今天我们就来细数那些让人一听就醉的花灯戏经典唱段,保证您听了直拍大腿: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!
一、藏在山歌里的天籁之音
花灯戏的唱腔可不是凭空而来。贵州毕节的采茶姑娘们挑着茶篓对山歌,云南大理的赶马汉子在驿道上甩响鞭,这些原生态的山歌小调,经过几百年的沉淀打磨,渐渐形成了花灯戏特有的九板十三腔。比如《踩新台》里那段三月桃花红似火,唱腔里就揉进了苗岭山歌的悠扬婉转,演员一开嗓,仿佛能看见漫山遍野的桃花在春风里摇曳。
在湘西凤凰古城,老艺人田茂忠的《盘花》堪称一绝。他唱正月盘花无花戴时,真假嗓转换如行云流水,每个音都像在青石板路上滚动的露珠,清亮中带着丝丝缠绵。这种唱法既保留了山野的质朴,又透着戏曲的精致,听得人心里直发颤。
二、戏台上的百变唱腔
要说花灯戏里的流行金曲,云南花灯《闹渡》绝对榜上有名。剧中船家女那段大河涨水小河浑,唱得既俏皮又泼辣。演员用舌尖轻弹的嘚儿啷当衬词,配上手中的船桨比划,活脱脱一个古灵精怪的江湖女子。这种带着生活气息的唱法,比现在某些选秀节目的飙高音不知动人多少倍。
贵州独山花灯《七妹与蛇郎》里的十二月相思更是了不得。从正月唱到腊月,十二个月不同的相思情态,唱腔层层递进。特别是那句九月里来菊花黄,用气声带出的颤音,把少女的幽怨唱得百转千回,听得台下老太太们直抹眼泪。
三、老腔新韵的当代演绎
在抖音上爆火的《采茶调》,让年轻人也迷上了花灯戏。00后演员王小花用戏腔翻唱流行歌曲,把花灯戏的啊嗬咿呀衬词玩出了新花样。她演唱的《青花瓷》版花灯调,既有周杰伦的现代韵律,又保留了传统唱腔的韵味,弹幕里刷屏的开口跪就是最好的认可。
在贵州安顺的地戏文化节上,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飙戏最是精彩。80岁的老艺人一开嗓还是当年的金嗓子,年轻演员们创新的电子乐伴奏非但不违和,反而让古老的唱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当《踩堂调》遇上电子合成器,那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,听得人头皮发麻。
站在戏台前,听着这些穿越时空的唱腔,忽然明白为什么老辈人说花灯一响,脚板发痒。这些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声音,带着祖祖辈辈的悲欢离合,裹着烟火人间的酸甜苦辣。下次听到花灯戏,别急着走开,静下心来听一段,说不定你也会跟着调子轻轻哼起来——这就是传统艺术的魔力,总在不经意间,叩响我们心底最柔软的琴弦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