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嗓子震破天灵盖:中国戏曲里的劲到底有多带劲儿?
一嗓子震破天灵盖:中国戏曲里的劲到底有多带劲儿?
戏台子一搭,铜锣一响,老戏迷们就知道今儿个要过瘾了。台上那位角儿还没开腔,台下已经有人攥紧了椅子把手——就等那一嗓子炸场呢。中国戏曲里这股子冲天的劲儿,可不是光靠扯着嗓子喊,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独门功夫。
一、戏台上的劲是门技术活
戏曲行当里讲究千斤话白四两唱,可要论起劲头,唱腔才是真功夫。京剧老生一张嘴就是穿云裂石,那声儿能震得屋梁上的灰簌簌往下掉。秦腔的吼戏更绝,演员得用丹田气把声音从地底下往上顶,听着跟黄河咆哮似的,观众说这叫听秦腔不捂耳朵不算好汉。
梆子戏的板胡一拉,演员的调门立马拔高三度。豫剧《花木兰》里那句谁说女子不如男,每个字都像铆足了劲的榔头,敲得人心里咚咚直响。河北梆子的《大登殿》,薛平贵那几句西皮流水,唱得人后脊梁直发麻,老戏迷说这叫唱出了龙虎劲儿。
二、这些剧种把劲玩出了花
秦腔的挣破头可不是闹着玩的。演《斩单童》时,单雄信临刑前那大段唱,演员得憋得脸红脖子粗,声带都要挣出血丝来。台下观众听着这带着血腥味的唱腔,没一个不叫好的。河北梆子的砸夯腔更有意思,唱到关键处演员跺着脚唱,震得台板咚咚响,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盖房子打地基呢。
川剧高腔的帮腔最会来事儿。台上主角刚唱完气冲霄汉,背后突然窜出十几个帮腔的,齐刷刷来句好汉呐——,那声浪能把房顶掀了。当年有个笑话,说重庆码头工人听帮腔太入神,把肩上扛的麻袋都甩江里去了。
三、劲道背后的讲究可大了去了
老艺人说唱戏靠气,打拳靠力,这口气的讲究能写本武林秘籍。豫剧名家常香玉当年吊嗓子,天天对着黄河练声,说要让唱腔带着黄河水的浑厚。京剧武生盖叫天更绝,寒冬腊月里光着膀子练功,说这样才能把骨子里的狠劲儿逼出来。
梆子戏的喷口功夫最考验人。演员得把每个字像子弹一样喷出来,二十个字唱下来,后台的蜡烛都能给震灭了。有老观众回忆,五十年代看《穆柯寨》,杨宗保一句叫焦赞——,当场把前排老太太的耳环震掉了一只。
如今的戏曲舞台,这股子劲头可没丢。新编京剧《曹操与杨修》里,曹操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唱得青筋暴起,把权谋家的狠辣演得入木三分。年轻观众在台下刷着手机录像,唱到高腔处满屏的卧槽弹幕。这传承了八百年的劲,愣是把Z世代也震得服服帖帖。
戏园子里的茶还冒着热气,台上的角儿一个亮相,台下突然爆出炸雷般的叫好声。这戏曲的劲,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嘶吼,那是中国人骨子里憋着的一股气,是黄河改道般的生命力,更是千百年来戏台上永远不灭的那把火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