锣鼓喧天处尽是烟火好戏——那些让人笑开怀的戏曲经典唱段

锣鼓喧天处尽是烟火好戏——那些让人笑开怀的戏曲经典唱段

在江南水乡的乌篷船头,在北方庙会的红绸戏台,当竹板与梆子脆生生地敲响,总能听见戏迷们会心的笑声。中国戏曲这片沃土里,不仅长得出《窦娥冤》的六月飞雪,也结得出令人捧腹的甜果子。那些浸润着民间智慧的欢乐唱段,恰似老茶馆里飘着的茉莉香片,总能在不经意间熨帖人心。

一、黄梅调里飞出欢歌

安庆江畔的采茶调子,遇上汉剧的悠扬,酿出了黄梅戏特有的甘甜。严凤英在《打猪草》里一句小女子本姓陶,天天打猪草,把乡野少女的俏皮揉进了婉转的唱腔。观众们最爱看《天仙配》里董永与七仙女的对唱,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旋律一起,戏台下的老大爷总要跟着拍膝盖哼唱。黄梅戏的欢快,是把糯米酒的甜糯化在唱词里,越是咂摸越有滋味。

二、越剧雅韵藏谐趣

谁说才子佳人的故事总要泪湿春衫?徐玉兰在《追鱼》里扮的书生,被鲤鱼精捉弄得团团转时,那句带着吴侬软语的你你你,好没道理,总惹得满场哄笑。王文娟演绎的《春香传》,当俏丫鬟春香学小姐扭捏作态,水袖翻飞间尽是灵动的诙谐。这些江南女儿家的狡黠,在越剧悠扬的丝竹声里,化作姑苏城外的杨柳风,轻轻挠着观众的笑穴。

三、北方戏台闹新春

豫剧《七品芝麻官》里,唐喜成那顶乌纱帽歪戴着,一句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,带着中原大地特有的耿直劲儿。在晋商故里的戏台上,《柜中缘》里的小生被塞进衣柜时,梆子敲得震天响,老戏迷们早就笑作一团。这些北派戏曲的欢乐,像刚出笼的羊肉包子,热腾腾地冒着生活的热气。

当夕阳把戏台的影子拉得老长,台下观众的笑纹里还漾着未散的戏韵。这些欢乐唱段从不是插科打诨的噱头,而是老祖宗留下的生活智慧——用笑声化解苦难,以诙谐对抗沧桑。下次路过街边戏班,不妨驻足听一段,那锣鼓点里藏着的,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乐观密码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