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婆的蒲扇摇过几出戏

外婆的蒲扇摇过几出戏

夏夜闷热,外婆的竹编躺椅咯吱作响。她总爱把老式收音机搁在窗台,任咿咿呀呀的戏文淌过弄堂。那时我只觉得锣鼓声吵人,却不知那些婉转的唱腔里,藏着多少可以唱给外婆听的温柔。

一、越剧里的祖母情

《红楼梦》里的贾母寿宴总让我想起外婆。越剧名家吕瑞英的贾母扮相慈眉善目,那句老祖宗福寿双全的唱词,正适合在老人寿辰时轻声哼唱。外婆总说听不懂南方戏,可每次电视里放《红楼梦》,她织毛衣的银针都会慢下来。

袁派传人方亚芬的《西厢记》同样动人。崔老夫人那句女儿家长成总要离娘身,分明是天下所有外婆的心里话。记得表姐出嫁那日,外婆偷偷抹泪时哼的调子,竟与这唱段出奇相似。

二、中原戏韵话家常

豫剧《朝阳沟》里银环妈揣着鞋底子数落女儿的场景,活脱脱是河南外婆们的写照。那些城里水哪有咱乡里甜的嗔怪,裹着最深沉的牵挂。去年陪外婆回开封老家,八十岁的老人突然亮嗓唱起这段,惊得屋檐下的家雀扑棱棱飞起。

曲剧《陈三两》中姐姐教导幼弟的唱段,分明是旧时姑姥姥们的缩影。外婆不识字,却能背下整本戏词,她说这些道理比书本更鲜活。如今想来,那些做人要学青竹直的唱词,早在我心里扎了根。

三、黄梅飘香寄相思

严凤英的《女驸马》选段最得外婆欢心。每逢唱到为救李郎离家园,她总要把我的小手攥得更紧些,仿佛那个勇敢的冯素珍是她年轻时的模样。去年整理遗物,在老樟木箱底发现褪色的戏票,日期竟是1962年严凤英来皖巡演的那天。

马兰的《梁祝》哭坟选段,外婆生前从不让我唱。直到守灵那夜,母亲才说起往事:那年外婆送别参军的外公,在长江码头哼的就是这段不见梁兄见坟台。五十载风雨,原来都化在戏文里了。

戏台上的幕布开合六十载,外婆的收音机早已喑哑。可每当弦索声起,总觉得竹椅还在廊下轻摇,蒲扇仍送来带着艾草香的凉风。那些没来得及唱给她听的戏文,如今都成了穿越时空的家书,在某个潮湿的梅雨季,会随着雨滴轻轻叩响记忆的窗棂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