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把手教你拍出地道的河南戏曲短视频(内附绝密运镜技巧)

手把手教你拍出地道的河南戏曲短视频(内附绝密运镜技巧)

想拍河南戏却总像在唱卡拉OK?这五个民间老艺人的压箱底诀窍,保准你拍的《朝阳沟》比专业剧团还有味道!刷到这条视频的票友都说,原来手机也能拍出豫剧的喷口劲儿!

**一、设备别贪贵这三样才是灵魂**

别被单反相机唬住!老戏迷都知道,拍豫剧最要紧的是收音。准备个百元左右的领夹麦,唱《花木兰》时那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甩腔,保准让观众起鸡皮疙瘩。三脚架要选带360度云台的,拍《穆桂英挂帅》的刀马旦身段时,一个丝滑的环绕运镜,比五万块的稳定器还出效果。

**二、场地有讲究墙角都比影棚强**

在郑州人民公园找堵老城墙,洛阳老街寻个青砖门楼,比影视城的假布景强百倍。记得早上七点开拍,那时的晨光打在红脸关公的髯口上,油彩反着金光才叫地道。要是实在找不到外景,扯块靛蓝粗布当背景,摆上老式煤油灯,拍《程婴救孤》的悲情戏份反而更对味。

**三、表演要土到骨子里**

别学晚会戏曲联唱那套!唱《七品芝麻官》时,唐成的官袍要特意做旧,袖口得露出线头。记着豫东调讲究偷字闪板,拍《打金枝》时把手机架在八仙桌底下仰拍,演员甩水袖的刹那,镜头跟着往上一挑,那叫一个浪腔!老旦唱《对花枪》记得在鼻翼两侧点老年斑,这才是开封茶馆里老艺人的真功夫。

**四、运镜跟着板胡走**

豫剧的锣鼓经就是天然分镜脚本!二八板一起,镜头从旦角的绣花鞋快速上摇到凤冠;快板时用0.5倍广角贴地跟拍武生的旋子;唱到慢板赶紧切特写,把演员眼眶里将落未落的泪珠子拍清楚。记住黄金法则:文戏拍眼神,武戏追兵刃,丑角跟表情,这才是豫剧短视频爆火的流量密码。

**五、剪辑要留气口**

别把唱段剪得太干净!保留老艺术家吸气时的嗯声,台侧帮腔演员的接茬,这些瑕疵反而最抓人。加字幕时用毛笔字体,位置要避开演员的卧蚕。调色切记别用网红滤镜,把饱和度拉低5%,加点颗粒噪点,最后用唢呐原声当转场音效——这味道,保管让刷到的人以为是马金凤亲传弟子拍的!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