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洞老戏台又开锣了!这些经典唱段外地人真听不着

【洪洞老戏台又开锣了!这些经典唱段外地人真听不着】

大槐树底下听老戏,洪洞人的日子才算有滋有味!在洪洞县城隍庙前的石阶上,老票友张大爷嘬着旱烟袋,眼睛却直勾勾盯着正在搭台的戏班子。这个晋南小城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戏台季,十里八乡的戏迷们早就搬着小马扎占座了。要问今年能听着啥好戏?且听我给您细细数来。

**一、传了三百年的老调调**

洪洞人听戏可不稀罕电视里的京剧越剧,他们就好蒲剧里那股子老醯儿味。这蒲州梆子自打明朝就在洪洞扎根,唱腔里掺着黄河水的浑厚,道白里裹着老陈醋的酸香。今年开箱戏必是《窦娥冤》,您别嫌老套,台上那窦娥甩着三尺水袖唱六月飞雪,台下保准能哭倒一片老太太。听说县剧团特意从西安请来老琴师,那把板胡一响,能把人的魂儿勾回大槐树移民那年月。

**二、新编戏里见真章**

外乡人总说洪洞戏老气,那是没看过新排的《广胜寺传奇》。这出戏可了不得,把元代壁画里的飞天仙女都请下凡了。上月在临汾文化节亮相时,那水袖舞得跟霍泉水似的,灯光一打,演员们身上的金箔戏服从永乐宫壁画里拓下来复刻的,晃得人睁不开眼。更绝的是结尾那场水神庙斗法,武生们踩着三米高的跷子翻跟头,台下叫好声差点掀了戏棚顶。

**三、麦场上的野台子**

要说最接地气的,还得数各村自办的麦黄戏。农历五月麦子将熟,张家庄的土戏台就支在打麦场上。这里不唱大戏,专演《王婆骂鸡》《小二姐做梦》这些俚俗小调。演员都是本村媳妇,裹着蓝花布头巾,挎着竹篮子就上场,唱词里净是酸枣面臊子面这些吃食。去年唱到馋嘴媳妇偷油糕那段,台下嗑瓜子的大娘笑得假牙都掉了。

**四、夜戏里的烟火气**

洪洞人听戏不分时辰,夜戏才最够味。您要是赶巧七月十五来,广胜寺山门前连唱三天《目连救母》。台上青面獠牙的鬼差举着铁链子,台下小娃们吓得直往娘怀里钻。最绝的是子时那场过奈何桥,戏班子真从汾河捞来湿泥糊成桥,孟婆端着豁口碗满场追魂,看客们手里的羊肉泡馍都忘了往嘴里送。

听着远处传来的开台锣鼓声,张大爷掐灭烟头站起身:后生,别光顾着记这些名堂。真要想懂洪洞戏,得泡壶酽茶坐足三天戏,让那梆子声渗到骨头缝里才算数!说罢,抄起马扎就往人堆里扎——好戏,开场了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