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丽君:一出戏里藏了多少女儿心?
孟丽君:一出戏里藏了多少女儿心?
在越剧《孟丽君》的舞台上,当小生扮相的孟丽君手持折扇登场时,台下总会有老戏迷轻轻跟着哼唱。这出传唱百年的女子戏,藏着多少令人拍案叫绝的妙词,又藏着多少闺阁女儿不便明说的心事?
**女儿本应绣楼坐,偏要金榜把名标**,这句开场唱词就掀开了故事的惊涛骇浪。孟丽君不愿屈从权贵逼婚,褪去罗裙换青衫,化作翩翩公子郦君玉。舞台上的水袖化作书生袍,旦角的兰花指成了折扇开合,唱腔里却始终带着女儿家特有的婉转。
在游上林苑一折中,皇帝试探其身份,孟丽君对答时的唱词堪称机锋暗藏:牡丹本是花中王,偏有芍药斗芬芳。草木尚且争春色,人岂无志效鸾凰?字字咏花木,句句藏玄机。当皇帝指鹿为马时,她一句鹿儿跪乳知孝义,马跃檀溪显忠良,既保全君臣之礼,又暗守女儿身份,这般机敏应答全在词句的转承起合之间。
最令人心折的当属金殿会审的高潮段落。面对老父的质问、未婚夫的试探、皇帝的威压,孟丽君的唱段层层递进:三载寒窗非等闲,文章满腹写江山。若将罗裙换紫蟒,谁说巾帼逊儿男?字字铿锵如金石落地,把女儿身的委屈与才情和盘托出。此时舞台上的锣鼓点突然收住,只余清板唱腔在剧场回荡,恰似惊雷过后的寂静。
这出戏的妙处,不仅在于女扮男装的传奇外壳,更在于那些暗藏机杼的唱词。老观众常说看孟丽君要带三分心眼,因为她的每句唱词都在说朝堂之事,又都在诉女儿心事。当最后红妆现真容时,那些曾经埋藏在书生对白里的双关词句,才显出真正的分量——原来字字都是女儿心,句句皆是血泪书。
如今再听《孟丽君》,听到的不仅是才子佳人的传奇,更是一个古代女子在重重枷锁中,用智慧在戏文里撕开的一道光明缝隙。那些流转百年的唱词,至今仍在戏台上熠熠生辉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