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传统戏曲遇上综艺舞台:这些节目你追过吗?
当传统戏曲遇上综艺舞台:这些节目你追过吗?
你是否曾在换台时被屏幕里翻飞的翎子功吸引?是否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00后演绎的昆曲唱段?传统戏曲正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姿态重回大众视野。综艺舞台这个现代传媒载体,为六百岁的戏曲艺术注入了鲜活生命力,催生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跨界新物种。
一、竞技场上见真章
戏曲综艺化最直观的呈现莫过于竞技类节目。《叮咚锵游戏屋》将京剧基本功设计成趣味关卡,参赛者踩着跷鞋过独木桥的场面既惊险又诙谐。《梨园春》让豫剧票友与专业演员同台打擂,老戏迷们守着电视投票的场景,恍如戏曲界的超级女声。这类节目巧妙运用排位赛、复活赛等综艺套路,让年轻观众在紧张刺激中感受戏曲魅力。
浙江卫视《戏码头》别出心裁设置戏曲解谜环节,选手需通过服饰、唱腔判断剧种,既有知识性又充满悬念。北京卫视《传承者》则让京剧武生与武术冠军同台竞技,腾空旋子与后空翻的较量,展现出传统技艺的现代活力。
二、跨界混搭出新意
当昆曲水袖遇上流行编舞,当黄梅调混搭电子音乐,这种看似不可能的跨界往往能产生奇妙化学反应。《国风美少年》中,梅派传人张馨月与虚拟歌手洛天依同台演绎《贵妃醉酒》,全息投影与京剧身段交织出赛博朋克式的美学震撼。爱奇艺《登场了!越剧》让越剧演员走进电竞直播间,水袖翩跹间解说《王者荣耀》,观看人数突破百万。
上海戏剧学院打造的《戏宇宙》系列,让00后戏曲生用Rap重新填词《牡丹亭》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不如来段freestyle相见的魔性歌词,在B站引发百万级翻唱热潮。这种解构与再造,恰是古老艺术拥抱Z世代的密钥。
三、文化深耕显底蕴
相较于热闹的娱乐化改编,《昆曲回家》这类文化纪实节目选择沉下心来深耕。镜头跟随昆曲名家重返姑苏古宅,在斑驳戏台重现《牡丹亭》原貌,檐角风铃与笛箫共鸣,展现出非遗传承的厚重质感。央视《一堂好戏》邀请戏曲名家化身导师,从咬字归韵到眼神流转,带观众读懂台上一分钟背后的十年功。
新媒体平台同样在探索深度表达。抖音推出的《戏曲微课堂》系列,王珮瑜用说书人方式讲解京剧声腔奥秘,单期播放超2000万次。这种知识网红式的传播,让年轻人在刷手机间隙也能领略传统艺术精髓。
在这个万物皆可综艺的时代,戏曲艺术的跨界实验远未止步。从万人空巷的电视擂台到随手刷新的短视频,从殿堂级剧院到漫展Cosplay舞台,传统戏曲正以千面姿态融入现代生活。当95后票友在Livehouse开唱评剧选段,当京剧表情包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暗号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古老艺术的突围,更是文化基因的创造性延续。下次遇到戏曲综艺,不妨停留片刻,或许你会发现,看似高冷的传统艺术,早已悄然焕发新生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