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晓得什么叫戏曲?或许你早就见过它
不晓得什么叫戏曲?或许你早就见过它
窗外的蝉鸣混着老式收音机的咿呀声,奶奶总爱在夏日的午后眯着眼听戏。那时候我觉得戏曲是褪色的旧年画,直到某天在商场听见两个姑娘哼着戏腔版的流行歌,才惊觉那些婉转的调子早就在我们生活中生根发芽。
一、戏曲的密码藏在生活褶皱里
京剧《四郎探母》里杨四郎与铁镜公主的对唱,活脱脱就是古代版的自由恋爱。当《新贵妃醉酒》把戏腔揉进流行乐时,年轻人跟着节拍摇晃的手机闪光灯,何尝不是戏台上翻飞的水袖?街边老大爷下棋时突然吼一嗓子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,可比游戏里释放大招的年轻人更带劲。
短视频平台上,00后女孩用眼线笔勾画京剧脸谱,昆曲演员在直播间教网友兰花指。戏曲学院的学生穿着汉服跳女团舞,转身又在后台勒头贴片子。这些看似矛盾的画面,恰似水墨画里突然绽放的霓虹,勾勒出古老艺术的新轮廓。
二、戏台上下皆是人间
白居易笔下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,和当代青年在KTV唱情歌时的欲说还休如出一辙。《牡丹亭》里杜丽娘为爱死而复生的奇幻,放在今天不就是穿越剧的鼻祖?那些在戏台上翻跟斗的武生,若生在当代,说不定会成为跑酷高手。
去年跨年夜,我在剧院看见穿露脐装的女孩举着荧光棒为昆曲小生打call。台上的张生穿着绣花褶子,却用说唱节奏念白,台下观众用弹幕文化喊着awsl。这种时空交错的狂欢,恰似打翻的调色盘,泼洒出传统与现代的斑斓交响。
三、推开那扇虚掩的门
爷爷说他小时候看《霸王别姬》哭湿了三块手帕,我偷偷试着重温这部经典,发现程蝶衣的执念与当代人的沉浸式体验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那些觉得戏曲听不懂的朋友,不妨先听听《说唱脸谱》,保证你能跟着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抖起腿。
梨园行当里有句老话:千斤话白四两唱。下次经过公园凉亭,不妨驻足听听票友们字正腔圆的念白,那抑扬顿挫里藏着中文的音韵密码。或许你会突然发现,小时候披着床单扮白娘子的自己,早已在不经意间叩响了戏曲的大门。
戏曲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青铜器,它始终在人群的呼吸中生长。当我们在古风音乐里听见笛箫婉转,在汉服游园会上瞥见水袖翩跹,甚至只是跟着短视频里的戏腔挑战挑一下眉——那些穿越千年的声腔,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,轻轻叩击着现代生活的节拍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