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神爷的歌单:这些戏曲才是他老人家的心头好
财神爷的歌单:这些戏曲才是他老人家的心头好
正月初五迎财神,案头的元宝蜡烛摆得齐整,可您知道吗?财神爷最爱的那口精神食粮,早被老祖宗们写在戏本子里了。那些婉转悠扬的曲调里,藏着让财神爷眉开眼笑的通关密码。
一、梨园里的黄金调
老戏台前的铜钱纹柱头总擦得锃亮,这不是偶然。京剧《天官赐福》开场时,天官手捧如意唱道:雨顺风调万民好,庆丰年人人欢乐,这抑扬顿挫的韵脚里藏着玄机——按梨园行的老规矩,旦角每唱一个福字,水袖要抖出三折波纹,暗合三阳开泰的吉兆。
江南的财神庙前,常有昆曲折子戏《财源记》。那曲牌里的山坡羊调式,听着像金锭落进钱袋的脆响。苏州老票友说,旦角唱到金玉满堂时,若能把最后一个拖腔转七个弯,保管财神爷听得直捋胡子。
二、武财神的私房曲
关帝庙前的戏台子最是热闹。豫剧《关公挑袍》里,红脸关公一声大丈夫岂能屈膝求荣,震得屋瓦上的积雪簌簌直落。老辈人说,武财神就爱这铜琶铁板的劲头,戏里每耍一次青龙偃月刀,商家的算盘珠子就能多拨三成利。
晋商票号里传下的规矩更绝:开市前必请梆子班唱《千里走单骑》。当演到过五关时,掌柜的要往戏台扔五枚铜钱,说是给关老爷的买路钱。这习俗传到天津卫,变成了码头工人们抢着往台上抛银元,图的就是个财通四海的彩头。
三、文财神的雅乐簿
范蠡归隐的戏码在越剧里最是动人。《陶朱公》里那段太湖烟雨洗征袍,水磨腔转得比丝绸还软和。绍兴的典当行老板们最懂门道——请戏班必要加演《三笑点秋香》,说是文财神就爱看才子佳人的机锋,这可比算盘珠子拨拉得还精。
徽州古宅的天井里,黄梅调《珍珠塔》唱了三百多年。那方卿得中状元后唱的跌雪段子,老徽商听得眼角泛泪:这不就是咱们走四方的苦楚么!难怪徽州盐商盖戏台,必要在梁上雕九十九个元宝纹——暗喻财神爷听得尽兴,自会保你生意长久。
戏台上的金戈铁马、才子佳人,说到底都是人间对富贵安康的念想。下次给财神爷上香时,不妨放段《龙凤呈祥》——听说赵公元帅听到百鸟朝凤的唢呐声,连手里的金鞭都会跟着打拍子呢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