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在沧州学戏曲,请家教到底要花多少钱?》

《在沧州学戏曲,请家教到底要花多少钱?》

清晨七点,和平西路的老茶馆飘出吊嗓子的悠长唱腔。张大爷端着紫砂壶站在门口,望着匆匆走过的年轻人直摇头:现在小年轻都不晓得咱们沧州梆子的好。但就在隔两条街的运河区,14岁的李雨欣正在跟着师傅学《宝莲灯》选段,她母亲王女士说:孩子跟着刘老师学了半年,现在能唱整段的《大登殿》,这钱花得值当。

沧州戏曲家教市场近年悄然升温,但收费标准却像戏台上的水袖般让人捉摸不透。笔者走访了本地十余位戏曲教师和学员家庭,发现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。

**师承背景决定身价**

市河北梆子剧团的退休演员周月华,每节课要价200元起步。当年跟裴艳玲老师同台过的,现在沧州能教真功夫的就那么几位。她的学生家长多是公务员或商人家庭。而民间剧团出身的孙师傅收费80-120元,在凤凰城小区带二十多个孩子,不少家长看中的是他能教孩子们翻跟头的绝活。

**教学形式影响支出**

运河小学对面的戏曲培训中心推出拼单授课,6人小组课每人每小时60元。但家住颐和庄园的赵先生坚持一对一教学:去年给孩子报过集体班,三个月学不会《辕门斩子》的流水板,现在单独请老师上门,每次150元进步快多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暑期集训班正在流行,七天速成班收费800-1500元,年轻白领报名的最多。

**隐形成本不可忽视**

62岁的王秀兰老师住在老城区的四合院,每小时收费100元看似便宜,但学生要自备行头。一套标准的水衣水裤就要380元,厚底靴更是要价600元起。相比之下,开发区某培训机构虽然收费200元/课时,但包含全套练功服和头面道具,算下来反而更划算。

教了四十年戏的孟昭生老师道出关键:找老师不能光看价钱,得看会不会'扣戏'。有些年轻老师自己唱得好,但不会拆解动作,学生学三年还不如跟老艺人学三个月。他建议初学者先试课,观察老师是否根据学生条件调整教学方法。

夜幕降临时,清风楼广场的戏迷票友会准时开锣。刚跟着家教学完《杜十娘》的刘女士正在台下跟老师切磋唱腔,她笑着说:现在每周两节课花300元,比做美容值当——这可是能跟着我一辈子的本事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