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琼:一位让古老越剧焕发新生的江南女儿
曹琼:一位让古老越剧焕发新生的江南女儿
在苏州平江路的青石板路上,总有三弦声从雕花木窗里飘出。循声望去,一位身着淡青色旗袍的女子正在吟唱《西厢记》,水袖轻扬间,吴侬软语化作百转千回的唱腔,这就是国家一级演员曹琼。这位从江南水乡走出的越剧名家,用三十年光阴在舞台上演绎着千年越韵的当代传奇。
一、水乡孕育的越韵新声
1978年,曹琼出生在绍兴安昌古镇。这个枕河而居的千年水乡,至今保留着南宋时期的戏台。五岁那年,外婆带她看的第一场《梁祝》折子戏,让幼小的曹琼在后台模仿祝英台的水袖动作,竟把老艺人们逗得开怀。戏班班主抚须笑道:这小囡天生是吃这碗饭的。
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求学期间,曹琼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。清晨五点的练功房总能看到她的身影,对着镜子反复揣摩袁雪芬的《祥林嫂》选段。2001年参加越女争锋大赛时,她将传统《碧玉簪》与昆曲身段融合,创新的跪步甩发让评委们眼前一亮,最终以全场最高分摘得金奖。
二、传统与现代的越剧革新者
2010年新编历史剧《陆游与唐琬》中,曹琼大胆突破传统越剧的表演范式。在沈园重逢这场戏里,她将西洋歌剧的咏叹调融入越剧唱腔,用虚实相生的念白展现唐琬的内心独白。当唱到世情薄,人情恶时,突然转为气声吟唱,把八百年前的悲情演绎得令观众潸然泪下。
在《红楼梦》改编中,曹琼与90后编曲家合作,将电子音乐元素融入越剧配乐。黛玉焚稿时,传统二胡与电子混响交织出空灵意境,这种创新不仅没有违和感,反而让年轻观众直呼原来戏曲可以这么潮。该剧巡演时,剧场里坐满了举着应援灯牌的90后00后戏迷。
三、薪火相传的文化守望
2018年,曹琼在杭州创办越音工坊,每周开设公益课堂。她手把手教孩子们甩水袖的云手技法,用游戏方式传授四工调的咬字技巧。有个叫小雨的听障学生,通过触摸她的声带振动学习发音,如今已能完整演唱《追鱼》选段。
在抖音平台,曹琼的一分钟越剧系列视频累计获赞超千万。她用流行音乐为背景改编的越剧版《青花瓷》,让传统尺调与R\u0026B节奏完美融合。网友留言:这才是文化自信的正确打开方式!2023年,她带着这种新编越剧登上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舞台,让世界听见中国戏曲的当代回响。
从青石巷陌到世界舞台,曹琼用半生时光演绎着越剧的涅槃重生。在她看来,戏曲传承不是复制古董,而是要让传统艺术活在当下。正如她在接受采访时所说:越剧就像门前流淌的鉴湖水,既要保持清澈本源,也要映照新时代的月光。这位江南女儿正用创新之笔,在越剧长卷上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华彩篇章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