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云金《鸡上树》火爆全网这段相声藏着多少传统戏曲密码?
曹云金《鸡上树》火爆全网这段相声藏着多少传统戏曲密码?
最近一段名为《鸡上树》的相声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疯狂刷屏。曹云金在台上一个鹞子翻身,突然学起母鸡扑棱翅膀的模样,逗得台下观众前仰后合。这出看似无厘头的表演背后,竟暗藏着一部活态传承的戏曲密码。
一、从戏台到相声场:被遗忘的戏曲绝活
在京剧鼎盛时期,武丑行当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每个角儿都得会三样绝活——钻火圈、顶碗、耍翎子。老艺人王长林当年在《三岔口》中表演的鸡斗身段,正是将武丑的矮子功与翎子功完美融合。舞台上两个武丑蹲步疾走,脑后翎子如斗鸡般高高翘起,把黑店打斗演成了活灵活现的鸡群争霸。
这种源自生活观察的表演技法,随着戏曲市场的萎缩逐渐失传。但相声艺人却悄悄捡起了这些过时的技艺。马三立早年在《逗你玩》里模仿老太太抓贼时,那套踉跄的台步分明是戏曲老旦的十字步;侯宝林在《关公战秦琼》中摆的刀架子,更是直接照搬红生戏的程式动作。
二、曹云金的戏曲基因觉醒
曹云金在德云社时期就以身上有玩意儿著称。他表演《黄鹤楼》时,一个转身甩蟒袍的动作让老观众直呼杨宝森附体。这次《鸡上树》中的突破性表演,实则是对传统戏曲的创造性转化:翎子功化作鸡冠抖动,矮子步变身母鸡踱步,就连学公鸡打鸣的拖腔都带着河北梆子的高亢味儿。
有老票友指出,这段表演暗合已故评剧表演艺术家赵丽蓉在《打工奇遇》里的报菜名。当年赵老师将评剧的贯口与小品结合,如今曹云金把戏曲身段嫁接进相声,看似插科打诨,实则是给传统艺术续命的妙招。
三、当00后开始追戏曲梗
在B站上,这段相声的二次创作视频播放量已突破百万。有UP主将曹云金的动作逐帧对比戏曲《拾玉镯》里的喂鸡表演,弹幕里飘过原来我奶奶追的戏这么潮;抖音里挑战鸡上树身段的话题下,年轻人穿着汉服在公园里模仿公鸡打鸣,竟带火了戏曲翎子的网购销量。
北京戏曲学院教授李海燕对此现象评价:年轻人不是不爱传统艺术,而是需要一座解码的桥梁。当曹云金把翎子功变成'鸡冠抖',把云手化成'扑翅膀',古老程式就获得了互联网时代的通行证。
在这个万物皆可短视频的时代,曹云金歪打正着地找到传统戏曲的流量密码。当鸡上树的身段成为全网挑战,当00后开始讨论翎子功和矮子步,我们忽然发现:那些被供在博物馆里的传统技艺,只要遇上会讲故事的翻译官,随时可能在新时代破土重生。或许下次走进剧场,我们会看见这样的奇景——票友们在台下比划着相声里学来的身段,而台上的武丑正偷偷借鉴网红动作设计新的程式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