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黎开口唱京剧那一刻,网友惊呼:这才是被演艺圈耽误的角儿!

曾黎开口唱京剧那一刻,网友惊呼:这才是被演艺圈耽误的角儿!

2023年夏天,《乘风破浪的姐姐4》的舞台上,当曾黎卸下现代妆容换上虞姬戏装,一句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京韵念白,让弹幕瞬间沸腾。这位中戏96明星班公认的大青衣,终于让观众看到了深藏二十余年的戏曲功底。

一、梨园血脉觉醒:从戏曲附中走出的影视花旦

很少有人知道,曾黎11岁就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主修青衣。七年科班训练中,她每天清晨五点雷打不动地吊嗓子,《贵妃醉酒》的水袖要甩够三百次才能休息。这段经历在她身上刻下独特烙印:说话时习惯性微扬的下颌,举手投足间天然的韵律感,都是戏曲程式化训练留下的身体记忆。

在综艺《美好年华研习社》中,曾黎重现了梅派经典《太真外传》。梳大头、贴片子、戴点翠头面,38℃高温下穿着五层戏服依然气息平稳。戏曲化妆师透露,她坚持自己勾脸,一笔一画勾勒出杨玉环的蛾眉时,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的练功房。

二、破圈舞台:当影视演员邂逅传统戏曲

2021年央视戏曲春晚,曾黎与京剧名家傅希如合作的《梨花颂》引发热议。影视演员跨界戏曲本易遭质疑,但她用扎实的唱功征服观众:西皮二六转反四平调,真假声转换行云流水。戏迷发现,她的发声位置仍保持着青衣特有的脑后音,这是多年未登台却未荒废功底的明证。

在短视频平台,曾黎戏曲变装话题播放量破亿。最火的一条视频里,她从现代装秒变穆桂英,翎子功干净利落,眼神瞬间从温柔转为英气。网友戏称这是血脉觉醒现场,更有00后留言:终于理解什么叫角儿的气场了。

三、文化摆渡人:传统艺术的时尚表达

曾黎的戏曲传播充满巧思:在抖音用戏腔翻唱流行歌曲,将水袖动作融入现代舞,甚至把京剧贴片做成时尚耳饰。这种创新并非消解传统,而是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。她参与的《拿手好戏》综艺,让年轻观众发现:原来京剧唱腔可以这么潮,髯口功也能很飒。

某次直播中,她边勾脸边讲解:杨贵妃这个眉叫远山眉,要画出盛唐的雍容;虞姬的鱼尾眉则透着刚烈。这种沉浸式分享,让百万网友秒变戏迷。当95后开始学着甩云手,当京剧表情包在朋友圈刷屏,曾黎用明星影响力完成了最生动的戏曲科普。

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,曾黎的戏曲情结显得尤为珍贵。她不是专业京剧演员,却总在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共鸣点;她并非戏曲传播者,但每次亮相都在刷新年轻人对国粹的认知。或许正如她在微博写的:有些艺术早已长在骨血里,只要一个契机,就会开出花来。这朵穿越时空的艺术之花,正在Z世代的注目下绽放出新的光彩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