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小芮:当代戏曲舞台上的百变青衣
曾小芮:当代戏曲舞台上的百变青衣
在当代戏曲界,有这样一位演员:她的水袖能舞出盛唐气象,她的唱腔能描摹明清遗韵。曾小芮,这位被观众称为百变青衣的戏曲名角,用二十载光阴在传统戏曲的沃土上耕耘,将程式化的戏曲表演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气息。
一、昆曲舞台的惊鸿掠影
2010年上海兰心大戏院的《牡丹亭》复排版,让曾小芮的杜丽娘惊艳了江南戏迷。她突破传统闺门旦的婉约程式,在游园惊梦的经典折子里,用三段式水袖技法层层递进:初执团扇时是天真少女的懵懂,寻梦时的水袖如游丝绕指,待到离魂时刻,七尺长的素白水袖化作一缕香魂,在月光下划出凄美的弧线。这种创新性的肢体表达,让六百年前的古典爱情焕发出摄人心魄的现代美感。
在《长生殿》中,曾小芮塑造的杨贵妃更显功力。她将京剧程派的脑后音融入昆曲唱腔,在埋玉一折的【集贤宾】唱段里,用气若游丝的发声方式诠释生死诀别,让观众仿佛看见马嵬坡前的霓裳羽衣在历史尘烟中片片飘落。中国昆曲研究会副会长李舜华评价:曾小芮的贵妃不是工笔仕女图,而是敦煌壁画的飞天,美得惊心动魄。
二、跨界融合的破壁之路
2018年实验戏曲《镜海归帆》,曾小芮完成了一次大胆的艺术跨界。她将粤剧红船派的南音唱法与昆曲身段相结合,在澳门大三巴遗址的露天舞台上,用改良后的十三响身段演绎疍家女的漂泊人生。镶满贝壳的改良帔风随着海浪声起伏,传统戏曲程式与现代舞元素完美交融,这部作品最终摘得亚洲戏剧节最佳创新奖。
与传统戏曲演员不同,曾小芮始终保持着开放的艺术态度。在京剧《大宅门》中,她饰演的白玉婷穿着香云纱旗袍唱西皮流水;在川剧《尘埃落定》里,她将藏戏仲孜面具与变脸绝技结合。这种不被剧种束缚的创作理念,让她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。
三、薪火相传的守正创新
在苏州昆曲传习所的教学现场,曾小芮正在指导年轻演员练习指法组合。她独创的五步练指法将传统戏曲的兰花指佛手指等二十四种指法,与钢琴指法练习相结合,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戏曲表演的精髓。这种科学化的训练体系,已培养出三十余位新生代戏曲演员。
面对戏曲传承的世纪命题,曾小芮有着清醒的认知:程式不是枷锁,而是密码。我们要破译的不是动作本身,而是古人藏在程式里的情感基因。在她主导的非遗进校园项目中,戏曲身段操成为百万青少年的课间活动,传统艺术以最鲜活的方式延续着生命。
从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到巴黎塞纳河畔的剧院,曾小芮用戏曲语言讲述着中国故事。在她看来,每一次幕起幕落都不是重复,而是让传统艺术在当代土壤中开出新花的契机。这位永远在路上的戏曲演员,正用她的艺术人生诠释着:真正的传承,从来都不是复制过去,而是让经典活在当下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