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吉这家开了30年的老戏服店,老板手机号被演员们偷偷收藏!
昌吉这家开了30年的老戏服店,老板手机号被演员们偷偷收藏!
【本地通】刘姐,明天秦腔团下乡演出,急缺一套蟒袍!凌晨两点,昌吉市红旗路戏曲大院里,刘淑芳的手机又响了起来。这家藏在老文化宫后巷的梨园春戏服租赁店,电话号码早已成为本地戏曲圈的接头暗号。
推开斑驳的绿漆木门,樟脑丸的香气混着丝缎特有的光泽扑面而来。54岁的刘姐踩着缝纫机踏板,正给一件鹅黄绣花帔赶工锁边。每天接30多个电话,有问《穆桂英挂帅》靠旗尺寸的,有打听《锁麟囊》水袖材质的。说话间,她指间银针翻飞,金线在绛红缎面上游走出精致的牡丹纹样。
要找到这家宝藏店铺,老戏迷们有自己的一套暗语:南公园对面,红灯笼挂三串的那家。其实拨通1389963****这个号码,穿过飘着油香馕味道的巷道,就能看见玻璃橱窗里陈列的凤冠霞帔在阳光下泛着柔光。
店里藏着不少珍品:1987年新疆曲子剧团定制的五彩云纹宫装,袖口还绣着已故老艺人的名字;乌昌地区独一份的塔吉克族戏曲头饰,银片碰撞出雪山般的清越声响。最让票友们津津乐道的,是那套传了三代人的西域风格改良靠甲,甲片上的维吾尔族花纹让它在全疆戏曲汇演中拿过道具金奖。
现在年轻人玩汉服,我们这儿可是正经的戏曲行头。刘姐笑着展示手机相册,上周刚给某中学戏曲社团配的《白蛇传》行头,学生们穿着嫩粉绣花褶子在人民公园拍短视频,播放量破了10万+。
价格方面更是实在:普通文生褶子50元/天,全手工刺绣蟒袍200元/天。要是碰上社区惠民演出,刘姐还会免费送配套的厚底靴。昨天还有乌鲁木齐的剧组打电话,说要租20套《丝路花雨》的敦煌飞天装,让我们连夜改尺寸呢!
想要预定可要趁早,特别是节假日期间。上个月昌吉艺术节,秦腔名家李小锋临时加演《周仁回府》,全城戏服店的紫金冠都被借空了,最后还是刘姐从库房翻出压箱底的珍珠点翠头面救了场。
藏在抽屉深处的登记本上,密密麻麻记着全疆各地剧团的联系方式。玛纳斯县小曲子剧团、吉木萨尔县豫剧社......这些用不同颜色笔迹标注的号码,串联起昌吉戏曲圈的半部传承史。下次您要是路过红旗路,不妨循着胡琴声去转转,说不定能偶遇正在试妆的杨贵妃呢!
(本文店铺信息已做模糊处理,需要具体联系方式可私信小编获取)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